-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造革合成革真皮革.ppt
人造革、合成革和真皮革 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四川大学 合成革研究中心 主讲: 范浩军 一、皮和革的分类 皮、革的分类: 人造皮革 牛、猪、羊皮 天然皮革 皮 头层皮、二层皮 其它动物皮—小皮 (鳄鱼皮、蛇皮、鸵鸟皮等) 裘—毛皮(狐、兔、貂等) 人造皮革(仿皮)的分类: 涂布革(转移涂层法(离型纸法) 人造革 压延革 半PU革 干法合成革60%(离型纸法,转移涂层法); 合成革 湿法合成革40%(含浸法); 超纤革 超细纤维合成革(三代人工革,发展趋势); PVC人造革—第一代人工革 人造革:是将聚氯乙烯树脂(PVC)、增塑剂、稳定剂等组成的混合物,涂覆或贴合在基布上而得到的一种仿皮革塑料制品。 普通人造革(不发泡) 人造革 泡沫人造革(发泡) 转移涂层法(离型纸法,涂布法) 制造方法 压延法。 合成革—第二代人工革 超纤合成革—第三代人工革 ① “超纤基布”的基本制造原理 首先;制造与天然皮革束状胶原纤维结构和性能相似的超细纤维(骨架材质); 其次;采用非织造布工艺(针刺法或水刺法加固)制造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无纺布; 最后;含浸、减量获得性能优异且具有微孔结构、高韧性的超纤基布。 ② “海岛纤维”——类别 (ⅰ)不定岛纤维——制造短丝: 两种不同组份高分子(海/岛)共混熔融后进入喷丝孔熔融纺丝,不定岛纤维中岛的大小、数量、分布及长度存在随机性,不能生产长丝,只能生产短丝。常见的有PA6/PE,PS/PA6,PET/PE组合。 制造工艺:共混不定岛海岛纤维→针刺法非织造布→PU含浸→甲苯抽出减量(溶掉海组份)-不定岛纤维;(ⅱ)定岛纤维——制造长丝:两种不同组份高分子(海/岛)分别熔融进入喷丝孔,在纺丝瞬间两种液体接触,纺丝过程中海岛间不分离,保持单丝状态,岛组份在形成过程中不粘连,且在长轴方向连续均匀,岛数固定,溶掉海组份后得到定岛纤维。 ?制造工艺:??复合定岛海岛纤维→高密针刺法非织造布→PVA含浸→PU含浸→NaOH减量(溶掉海组份)——目前用在长丝生产上比较多。 超纤结构 PET/PA6橘瓣型复合超细纤维开纤(减量)之前和开纤之后的纤维截面SEM照片 胶原纤维三股螺旋结构超纤结构相似 三类人工革和皮革的结构比较 人造革、合成革应用领域 运动鞋(超纤)—詹姆斯战靴、李宁、安踏、阿迪达斯、361、耐克、三星,中国动力均受益; 箱包:人造革+超纤革 沙发:坐垫:人造革+合成革+超纤革 服装:合成革 体育用品革—篮球、足球、排球(超纤革)、地板革 广告用革:人造革 书皮革:合成革+人造革 汽车内饰革—2009年中国汽车占有量世界第1; 家装内饰革(墙纸革)—中国每年约有130亿平方米的墙面需要装修—市场份额26000亿元。 超纤革特点及应用 第三代人工革; 性能达到甚至超过真皮; 强度高,不吸湿(球类革) 合成高分子,原料来源广; 海岛相结构(类似胶原三股螺旋结构); 规模化生产,产量高; 国家重点支持产业; 成本低(10-12元/平英尺) 基于超纤革的军用革制品 超纤基特殊军用革制品 超纤革 轻便、耐用; 耐磨、耐折、不变形; 保暖、透湿; 防水、防污,防穿刺; 阻燃、隔热(根据需要) 吸波、吸声(根据需要) 隔音、减震(根据需要) 性价比高。 真皮革 遇水易吸湿膨胀变重; 耐折≤2万次,易变形; 成本高; 传统军用革制品 牛皮基材; 三股螺旋结构; 物性好; 原皮资源稀缺; 制造过程复杂; 制造过程产生污染且治理难度大; 成本高(25-30元/平方英尺); 2. 人造皮革历史 历史沿革: 1931年生产聚氯乙烯人造革, 1954年出现泡沫人造革; 1956年,涂刮法和转移涂刮法(即离型纸法)PVC人造革—第一代人工革; 1937年德国以拜耳教授为首对聚氨酯树脂的研究成功; 1953年德国首先推出聚氨酯人造革方面的专利; 日本于1962年从德国引进该专利,同年日本兴国化学工业公司生产聚氨酯人造革; 1963年左右美国杜邦公司 ;日本仓敷人造丝公司 、帝人公司相继研发成功,史称第二代人工革——合成革; 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可乐丽公司和东丽公司研制出了与真皮胶原纤维有着极相似结构的束状超细纤维合成革,简称超细纤维合成革——第三代人工皮革。 我国合成革发展历程 1979年,广州人造革厂引进了日本PU合成革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