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庆市高三地理教研会
把握学科特征,强化能力训练 谈对2102年安徽高考地理《考试说明》的理解 桐城二中 李春明 考试性质 选拔性考试 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试题的整体难度下降的可能性不大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第I卷由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单项选择题组成,共33题,合计132分。 第II卷由地理、历史、思想政治三个科目的非选择题组成,共6题,原则上不超过15小题,合计168分。 后期组卷时应注意综合题每大题中的小题数量以及试题对主干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考查 同一学科中的不同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题组的整体难度应该是由易到难,但具体到每个小题,地理试题的难度有起伏 考试内容与题型示例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的主干知识 地理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地理的思维方式 地理的基本特征 地理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信息载体 文字表述: 地理图表: 图表的名称、注记、引文或说明,以及设问、备选项中必要的限定或提示 地理图形、地理图像、地理数据表格 考核内容 发现信息、理解信息、判读信息的重要程度、提炼信息有效内容和价值等思维过程 能力要求 明确试题的要求,提取、整理、分析与整合地理信息,图文转换 。 阅读文字信息注意训练学生从文字中找到关键的信息 【例2】(2007年全国卷-1)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回答9~10题。 1.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2.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分析:海拔4900 热量不足 仍不能生长 搭架、盆栽,有了收获 差异:地温与盆温 地理图表的阅读,训练中不仅注意常见的地理图表,更注意提高学生阅读地理图表的能力。 【例4】(2010年重庆卷)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如图5中将某区域划分为九个方格,数字“1”、“2”、“3”分别表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水域,则可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根据图5、表1,回答11题。1.若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该区域海拔(米)如表1所示,则此地最可能位于 A.四川盆地 B.长江下游 C.东北平原 D.黄河下游 根据地理信息探寻解决地理问题的线索和途径 【例3】(09年宁夏卷)(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l个月。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自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图6示意我国2000年与2007年桑蚕茧产量(产量大于0.1吨)的省区分布。 (1)据图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8分) 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 (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能力立意 淡化知识的记忆和复述,强化知识的变式和迁移,关注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 淡化单一知识点的个别考查,强化多方面知识的综合考查,关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淡化脱离具体情境的理论考查,强化联系特定区域的应用考查,关注社会现实和学科发展 对相关的已知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原理与规律和自我学习、生活体验中获得的知识的启动和支配 ,经过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过程解决地理问题 考核内容 能力要求 地理信息同相关的地理知识建立准确而有效的联系 熟练合理地组织、运用地理知识、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地理技能的功能、方法、要领的掌握程度,运用地理技能和相关学科的技能解决地理问题 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速度和准确性 试题多设置新的问题情境,训练学生将知识迁移到具体情境中分析、归纳、解释 注重地理知识获取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习惯和多角度多层次地审视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 明确地理学科特征,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要恰当、准确,切忌把地理问题做成物理题、政治题 (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考核内容 描述 描述概念的准确性 掌握重要地理要素特征的描述方法 描述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时间和空间) 阐释 比较:事物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判断:对事物情况有所肯定或否定 分析:把事物(现象、概念)进行拆分,探求其本质属性和彼此间关系 能力要求 能够正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