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纵横—中国北方机车—北车战略.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大纵横—中国北方机车—北车战略.ppt

差异化策略的成功案例-中国造船业(三) 差异化策略的成功案例-中国造船业(四) 差异化策略的成功案例-中国造船业(五) 制造成本 中国造 船业市场 欧美造船 业市场 低 高 中 技术水平 高 低 未来国际 竞争重点 日韩造船 业市场 据国家科技部1995年组织船舶工艺研究所用8大要素、68项技术、340个标准对比中外造船技术水平,结论是:中国造船与世界综合水平相差近15年。 我国的造船业劳务成本低廉,约是日韩的1/6-1/7,虽然劳动生产率也比较低,但综合成本仍具有优势,出口船舶价格与日、韩相比普遍低5%~10%。 中国船舶工业经过20年国际竞争的磨炼,对国际船舶市场的运行规律和技术动向比较清楚,已经建立起较强的参与国际竞争的经验和能力。 北车集团采用差异化策略的可行性一般 推荐度 北车集团的产品线宽度较大,能够生产除极高端之外的全线机车车辆产品。 北车集团的产品成本相对较低,具有较好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北车集团的产品在国际上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容易打开新的市场。 北车集团对世界市场的需求信息反映不够灵敏,协调环节过多,不利于及时发现市场缝隙。 北车集团与国际一流公司的产品在性能和价格上都有明显的差距,但二者组合则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如果北车集团仅习惯于在低端市场寻找机会,今后转向高端国际化市场将比较困难。 ? ? ? ? ? ? 联盟策略有助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拓市场 联盟战略是采用包括合资等股权参与形式在内的多种形式的企业间合作。从本质上讲,联盟战略的基础是企业之间的合作,从交易形态来看是介于市场和公司之间的各种安排。最新被广泛使用的联盟形式可以归为八种类型:合作研究与开发联盟、供求关系伙伴联盟、市场开拓与发展联盟、合资企业战略联盟、全球联合生产联盟、共同标准联盟、虚拟企业联盟、企业知识联盟。 联盟策略的成功案例-台湾集成电路产业(一) 台湾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受当时国际经济衰退影响,台湾的工业生产成长迟缓,半导体产业作为信息电子工业的代表,成为台湾积极发展策略性工业的焦点。 在多方评估研究与筹划后,成立了电子工业研究中心,执行“设置IC示范工厂计划”,赴美国RCA取经,引进7.0微米CMOS制造技术,并与美国IMR (International Material Research)合作引进掩膜制版技术,开启台湾与国际大公司合作进行技术研发的序幕。 80年代,由于设计能力的限制,台湾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重点是委托加工制造。台湾本地厂商通过与INTEL、德州仪器等国际上著名的大公司结成战略联盟关系,能够拿到稳定的产品订单,为长期发展积累了资金和经验。 到90年代台湾半导体工业进入迅猛发展时期,1991-1997年间其工业规模年均增长高达32%,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生产基地。 联盟策略的成功案例-台湾集成电路产业(二) 台湾信息电子产业的研发能力与技术先进的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虽然1997年信息电子产业研究人员占员工的比例已经超过了10%,但是绝对数仍然很少。同时,信息电子业的研究发展经费占营业额的比例只有5%左右,甚至还不满足美国高科技产业研究发展支出比例在10%以上才被认为是高科技产业的条件。 尽管台湾岛内研发人员进行基础研究的经费较少,但台湾信息电子业与美国硅谷信息电子业的联系却非常密切。岛内很多公司依赖硅谷公司的基础研究成果,而硅谷公司又需要台湾的工厂进行规模生产以降低新产品的成本,这种产业联盟间接的弥补了岛内研究人员和资金不足的现象。 为争取实现成为世界半导体制造中心和国际上主要的芯片设计中心的最终目标,台湾地区不断强化投资,发展Foundry(标准工艺加工线)为中心的芯片制造,同时加强与世界有关厂商建立战略联盟。 联盟策略的成功案例-台湾集成电路产业(三) 1999年台湾地区集成电路产业全球市场占有率 资料来源:台湾工业研究院电子所 由图中可以看出,台湾的集成电路委托制造已经占了全球65%的市场,这主要得益于台湾厂商成功的国际化联盟策略。 联盟策略的成功案例-台湾集成电路产业(四) 为进一步降低成本,将成熟低阶的劳动密集型信息电子产品转移到台湾以外生产已成为了一个趋势。目前,中国大陆是台湾信息电子产品最主要的岛外生产基地,95年以大陆为生产基地的产值占总产值的14%,99年这个数字增长到了33.2%。大陆生产成本是台湾的一成,而生产效率却高达110%,90年代以后,台湾许多企业纷纷向转赴大陆合资设厂,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战略联盟。 台湾的半导体产业之所以会如此成功,主要是由于与国际大公司广泛合作,建立起发达的委托加工制造业,创造了丰富的现金来源;再拉起上、下游的设计、封装测试与其它外围产业的繁荣,彼此配合支持,相辅相成,造就今日之荣景。而制造业的成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