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历史专题资料知识点汇编23.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备战中考历史专题资料知识点汇编23.DOC

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十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011年湖北省黄石)8.1953年和1958年毛主席曾两度亲临黄石视察,主国是因为黄石 A.风景优美B.是重要的工业基地C.历史悠久D.地方党政领导的邀请 答案:B (2011年湖北省黄石)12.标志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事件是 A.新中国的成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D (2011年湖北省黄石)18.巴黎公社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是世界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失败的重要原因是没有建立政权 答案:C (2011年湖北省武汉)20.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灵魂。在思想理论创新方面,马克思、恩格斯 A.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B.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C.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 答案:A (2011年湖北省武汉)22.全市中小学传唱百首红歌、全省十万青年重走大别山等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系列活动正在持续进行。下列选项,表达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是 A.南湖游船——开天辟地启航程 B.遵义小楼——生死攸关明方向 C.北京天安门——开国大典定乾坤 答案:A (2011年湖北省十堰市)27.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多次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与右图相关的事件完成后,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说法哪一项不正确 A.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B.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C.消灭了地主阶级 D.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答案:A (2011年湖北省十堰)28.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B.“一五”计划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制定 答案:C (2011年湖北省十堰)29.下列“双百”人物中,为我国科技强军做出杰出贡献的是 A.焦裕禄 B.王进喜 C.袁隆平 D.邓稼先 答案:D (2011年湖北省荆门2011年湖北省荆门10.“每个生产队办一个食堂,社员家里不开伙,铁锅铜勺都献出去大炼钢铁,只管到时候到食堂打饭打菜。”这种现象发生在A.抗日战争时期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A.①②⑤B.③④⑦C.④⑤⑧D.⑤⑥⑦ 答案:D ●(2011●(2011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南地区 ●(2011江苏徐州)20.刘少奇同志在一次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从l953年起,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这里“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指的是 A.“双百”方针的提出和推行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通过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 2011·江苏徐州)21.1956年,一位中国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在清朗的日子闪射着辉煌的阳光!”该诗句表达了 A.建国后人民当家作主的.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欣喜 C.大跃进运动开始初期的信心D.文化大革命爆发以后的狂热 2011·江苏徐州)22.今年春天热播的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右图为宣传海报)表现了老一辈科学家成功研制“两弹一星”的故事。下列人物在此电视剧中必然出现的是 A.邓稼先.袁隆平C.詹天佑D.邓世[ A.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B.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 C.新中国的成立 D.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答案:B[ (2011山东泰安)32.“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的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的现象。当时还出现“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打油诗。这些状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自然灾害严重 B.苏联撤走专家 C.“左”的错误泛滥 D.“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答案:C (2011年潍坊市22.历史证明,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新中国发展历程时,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参与这次探究活动,完成下列任务。(16分) 材料一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1)观察上表,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2分)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二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2)上述图片反映的是同一重大历史事件,请你写出这一事件的名称。(2分) 材料三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