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气囊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汽车安全气囊ppt.ppt

气囊一般在汽车遭受碰撞后10ms内开始充气,从开始充气到完全膨胀开的整个时间约为30ms。它沿转向柱偏挡风玻璃方向膨开,防止驾驶员面部与挡风玻璃、胸部与方向盘发生碰撞。气囊背面或顶部有2-4个排气孔,当驾驶员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压到气囊上时,气囊便从排气孔排气,持续时间不到1s,从而吸收驾驶员与气囊碰撞的动能,使人体不受伤害。近来研制出一种新的可呼吸气囊,它并没有排气孔。有的气囊内设拉绳,用以控制其胀开的形状。 2. 气体发生器 气体发生器又称为充气器,其功用是:在点火器引爆点火剂时,产生气体向气囊充气,使气囊膨开。 气体发生器由上盖,下盖,充气剂和金属滤网组成,其壳体由上盖和下盖两部分组成。上盖有若干个气孔,下盖有安装孔,便于安装。上下盖冷压成一体,壳体内装有充气剂、滤网和点火器。滤网用以过滤充气剂和点火剂燃烧后渣粒。 充气剂大都采用叠氮化钠(氮化钠有剧毒)片状合剂。因为它的制作工艺成熟,用氮化钠的药片质量可以调节气囊发生器的充气特性。大多数气囊采用热效反应产生氮气使气囊充气。在点火器引爆点火剂时,点火剂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氮化钠受热立即分解,产生大量的氮气,充入气囊。 气体发生器 气体发生器实物图 3. 点火器 点火器外包铝箔,安装在气体发生器的中央位置。 其功用是在碰撞传感器和防护传感器将气囊电路接通时,引爆点火剂,产生热量使充气剂分解。其结构主要由引爆炸药、药筒、引药、电热丝,电极和引出导线等组成。 点火器所有部件都装在药筒内。点火剂包括引爆炸药和引药。引出导线与气囊连接插座连接,连接器中设有短路片。当连接器插头与插座未完全结合时,短路片将两根引线短路,防止静电或误通电将电热丝电路接通造成气囊误膨开。 其工作情况是:当SRS电脑发出点火指令时,电热丝电路接通,电热丝迅速红热引爆引药,引爆炸药瞬间产生大量的热量,药筒内温度急剧升高并冲破药筒,使充气剂受热分解,放出氮气充入气囊。 THANK YOU 视频 汽车电子技术课程展示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 汽车安全气囊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的行驶速度越来越高,乘车人员的安全也越来越受到威协。因此,促进了汽车上的被动安全装置的发展 。 1953年,美国人赫特里克提出了“安全气囊”的设计,并申请了专利。汽车碰撞达到一定的加速度时,使其开关打开,压缩空气迅速充满气囊,在驾驶员前方形成一只缓冲垫,从而保护乘车人员的安全。 ???? SRS(Supplemental Restraint System ) ——辅助防护系统或辅助束缚系统。 SRS气囊发明人:美国机械工程师约翰.赫特里克。 SRS灵感: 1944年,鱼雷中释放的压缩空气将覆盖在其上的帆布袋使其膨起。 一次车祸——发明SRS的动力。 1953年获得专利。 ? 安全气囊的含义 安全气囊是现代轿车上引人注目的新技术装置。为了减小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由于巨大的惯性力所造成的对驾驶员和乘员的伤害。 压缩空气装在圆柱形压力容器中,系统采用弹簧装置感应车的减速情况。当汽车减速度达到一定值时,通过弹簧移动将阀门打开,气体便从压力容器充入几个气囊中使其膨胀。 安装位置: 方向盘上或仪表盘上(保护驾驶员和前排乘客) 前排座椅的背后(保护后排乘客) 安全气囊的发展 1953年美国人约翰赫特里克发明世界上首套SRS气囊系统 1973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先采用现代气囊系统 1981年梅塞德斯奔驰公司首先采用烟火式锁紧卷收器,为采用汽车安全气囊铺平了道路 1984年美国联邦政府将汽车被动安全装置纳入法规,要求从1987年开始到1994年使轿车装配气囊率逐步达到100% 1992年美国联邦政府法律规定,1994年以后出厂的新车必须装备驾驶座SRS气囊系统和自动安全带 1993年在美国政府的提议下,通过了目前世界上最严格的汽车安全法规FMVSS-208,随后,欧洲也通过了ECE R94法规,只有安装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才能满足上述法规要求 1994年欧美各大汽车公司将汽车安全气囊系统做为标准装备,安装在轿车和轻卡上 1998年日本丰田公司首次提出智能型安全气囊系统概念 1999年美国福特公司研制成功世界首套智能型安全气囊系统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 气体发生器的气囊(或称气囊)。当传感器开关启动后,控制线路即处于开始工作状态,并借着侦测回路来判断是否真有碰撞发生。如果讯号是同时来自两个传感器的话,才会是安全气囊开始作用。由于汽车的发电机及蓄电池通常都处于车头易损部位,因此,安全气囊控制系统都具

文档评论(0)

只做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