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水浒杂剧与《宣和遗事》关系新论.pdf

元代水浒杂剧与《宣和遗事》关系新论.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元代水浒杂剧与《宣和遗事》关系新论.pdf

2014年第3期 明清小说研究 NO,5,2014 总第 113期 Joum~ofMing—QingFictionStudies General,NO,113 元代水浒杂剧与 《宣和遗事》关系新论 · 许勇强 李蕊芹 · 摘 要 自胡适鲁迅以来,关于 《水浒传》成书演进的基本脉络 (历史上宋江故事——民间口传故事——南宋话本故事——元代水浒 杂剧—— 《水浒传》)已成为学界共识。但仔细比较 《宣和遗事》与元代 水浒杂剧的异同,发现二者乃同源并生的南北两种不同系统的水浒故 事,而非前后继承的关系。明初的 《水浒传》主要吸纳了以 《宣和遗事》 为代表的南派水浒故事,以元代水浒杂剧为代表的北派水浒故事对小 说的成书贡献相对较小,故而出现杂剧与 《水浒传》“无关”的假象。 关键词 《水浒传》 成书 《宣和遗事》 元杂剧 水浒戏 一 、 《遗事》是水浒戏的源头吗? 自上世纪20—30年代胡适、鲁迅和郑振铎等巨擘开始考证 《水浒 传》的成书,迄今已近一个世纪。经过百年学人的努力,学界对 《水浒 传》成书过程大致趋于一致,即:历史上的宋江故事——宋代民间口传 故事——南宋的话本故事——元杂剧水浒戏 (后文简称水浒戏)—— 小说 《水浒传》。由于南宋有关水浒的话本存世极少,除了 《醉翁谈录 · 小说开辟》所著录的 青《面兽》、《花和尚》和 《武行者》等小说篇 目之 外,迄今能够看到的唯一说话材料就是刊刻时间未明的 《大宋宣和遗 事》(后文简称 《遗事》)。因此学界在探讨 《水浒传》成书问题上 自然 对其格外重视。例如胡适就说:“我们看 《宣和遗事》便可看见一部缩 影的 ‘《水浒》故事。” 陈中凡也说:“《宣和遗事》确定了水浒的根据 · 16 · 地,提出了 天‘书’和重要人物 公‘孙胜’和 林‘冲’,使整个故事和 《水 浒传》更加接近…… 《宣和遗事》作于元人,才是 《水浒传》最早的底 本。”徐朔方也说 “后来 《水浒传》的骨架已经在这里 (笔者按,指 《遗 事》)具备了”③。 由于 《遗事》在小说演进过程中近乎活化石的特殊地位,学人在讨 论 《水浒传》成书问题的时候往往有意无意的将南宋水浒说话等同于 《遗事》,甚至将其视为元杂剧的直接源头。如何心先生说:“元曲中写 众英雄,虽然还没有定型,但是叙述宋江与晁盖的关系以及上梁山落草 的原因,却大都根据 《宣和遗事》。……到了元末,有人搜集了话本中 和杂剧中一部分梁山泊英雄故事,连缀起来,再加上他 自己的创作,成 为一部长篇小说,这就是原始的 《水浒传》。”④陈中凡在论述元代的话 本 《遗事》后,接着就说 “元代的水浒故事流传既广,戏曲家也就取为编 剧的资料,遂写出许多水浒的剧本”⑨,言下之意显然是说元代杂剧是 从元代的话本故事(比如 《遗事》)而来的。崔茂新则认为:“从现有资 料看,元代水浒杂剧与 《宣和遗事》在基本的美学意趣上有着虽很隐蔽 但却十分确凿的血脉联系和发展痕迹”,“水浒杂剧把 《宣和遗事》反‘ 叛 ’与 忠‘义 ’之间的外在矛盾对立 内化为宋江的身世、行迹及性格特 征” 。其实不仅是以上所举数例,大多数文学史著作和研究论著在谈 到 《水浒传》成书问题的时候,其论述模式通常是:先举历史上宋江的 若干材料,然后就是宋元说书的材料如 《醉翁谈录》中的小说篇 目、龚 开 《宋江三十六赞并序》和 《遗事》,然后就是元杂剧。显然,以上这些 论著其实在有意无意中将 《水浒传》的成书脉络简单化、直线化,认为 水浒戏就是直接承袭南宋话本,甚至是 《遗事》而来。然而仔细考察水 浒戏与 《遗事》的异同,却发现中间有很多问题值得深人探讨和商榷。 二、水浒戏未直接承袭 《遗事》 学界将水浒戏看做 《遗事》的继承和发展,很大程度上是认为后者产 生在宋代,前者在元代,时间上具有先后继承的关系。但事实是这样的吗? 关于 《遗事》的成书年代,学界 目前有四种观点:或日南宋,代表人 物如高儒、郎瑛、胡应麟、黄丕烈和胡适等人④;或 日宋元之际,代表人

文档评论(0)

wyt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