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原理.》.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震勘探原理.》.doc

名词解释: 1、布格重力异常:是野外重力观测数据经过布格校正以后得到的重力异常,它是由地下矿体或构造等局部地质因素在测点处引起的引力的垂向分量 。 2、磁异常:地下含有磁性的地质体在其周围空间引起的磁场变化。 3、地震勘探: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况,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为寻找油气田或其它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物探方法。 4、地震子波:当地震波传播一定距离后,其形状逐渐稳定,具有2-3个相位,有一定的延续时间的地震波,称为地震子波,它是地震记录的基本元素。 5、纵波(P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的波,有时也称为压缩波或疏密波。 6、横波(S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有时也称为切变波。 7、体波:当纵波和横波在介质的整个立体空间中传播时合称体波。 8、面波:在自由表面或不同弹性介质的分界面上传播的一类特殊波。最常见的面波是沿地面传播的瑞利波。其特点是低速(通常小于横波速度)、低频、强振,是一种干扰波。 9、多次波:在一个或几个界面中经过两次或两次以上重复反射或折射而到达地面的地震波。多次波是一种干扰波。 10、波阻抗:地震波传播速度与介质密度的乘积(Z=ρ· V) 。它是研究界面上地震波反射强度的一个重要参数。 11、地震波运动学:研究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其传播时间关系的一门学科,也叫几何地震学,主要用于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12、时距曲线:波从震源出发,传播到测线上各观测点的传播时间t与观测点相对于激发点(坐标原点)距离x之间的关系曲线。t=f(x)=f(x,v,h) 13、自激自收:激发点和接收点在同一位置上的野外工作方式。 14、炮检距:观测点相对于激发点(坐标原点)距离x 15、地震波动力学:研究地震波在运动状态中的能量、波形、频谱等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地震资料地层、岩性解释的基础。 16、频谱: 组成一个复杂振动的各个谐振动分量的特性与其频率关系的总和称为该振动的频谱,包括振幅谱和相位谱。 17、纵向分辨率 :纵向上能分辨岩性单元的最小厚度; 18、横向分辨率:横向上确定特殊地质体的大小、范围、位置和边界的精确程度。 19、反射波的干涉:当反射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脉冲自身的延续时间时就会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反射波的干涉从而形成一个干涉叠加的复合脉冲或称复波。 20、复波: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反射波的干涉而形成一个干涉叠加的复合脉冲称复波。 21、静校正:将由于地表地形、低速带厚度及爆炸深度等因素对地震波传播时间的影响统一校正到一个基准面的方法。 22、动校正:把双曲线型时距曲线或同相轴改造成时间记录剖面的方法。(实际上就是把各接收点接收到的信息转换成各接收点和激发点中点处的自激自收时间)实质上也就是消除正常时差。 23、正常时差:定义一:界面水平情况下对界面上某点以炮检距X 进行观测得到的反射波旅行时同以零炮检距(自激自收)进行观测得到的反射波旅行时之差 定义二:在水平界面情况下,各观测点相对于爆炸点纯粹是由炮检距不同引起的反射波旅行时间差。(正常时差的定义是针对水平界面而言的) 25、倾角时差:由激发点两侧对称位置观测到的来自同一界面的反射波的时差。 26、平均速度:一组水平层状介质中某一界面以上介质的平均速度就是地震波垂直穿过该界面以上各层的总厚度与总的传播时间之比 27、叠加速度(V():对于不同的介质结构, V( 就有具体的意义,对倾斜界面均匀介质 V( 就是等效速度 ,对水平层状介质V( 就是均方根速度 VR 。 28、层速度:稳定沉积环境、岩性和岩相下的速度趋于稳定的数值,称为层速度Vn 29、地震地质解释:指根据地震资料确定地质构造的形态和空间位置,推测地层的岩性,厚度及层间接触关系,确定地层含油气的可能性,直接为钻探提供井位。 30、层位标定:把对比解释的反射波同相轴赋予具体而明确的地质意义,如地层、岩相、岩性、流体性质等,并把这些已知的地质含义向地震剖面或三维数据体延伸的过程。 31、波的对比:利用反射波的一些特征识别和追踪同一反射界面反射波的工作称为波的对比。 32、地震反射标准层: 具有较强振幅和较稳定波形的反射波(组)称为标准层或特征层,这些标准层往往在工区内皆可追踪对比 。 33波组:是指比较靠近的若干个反射界面产生的反射波组,一般是由某一反射标准层及邻近的几个反射波组组成,能连续追踪,具有较稳定的波形特征,各波出现的次序和时间间隔都有一定的规律 34、波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波组所组成的反射波系列称为波系。 简答题: 地球物理勘探的主要方法、原理及地质效果 主要方法及原理:重力勘探:以岩石的密度差为依据。在地面上测量由密度差引起的重力变化的方法。 磁法勘探:以岩石的磁性差异(磁化率)为依据,在地面、海上或航

文档评论(0)

iyj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