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第二章.》.pdf

  1.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震勘探第二章.》.pdf

Seek truth from facts. -Deng Xiaoping 第二章 地震波的时距关系 Typical seismic surveys. The elastic wave is produced by sources : air guns (marine), vibrator trucks or dynamite (land). The “echoes” or reflections are recorded by a series of hydrophone cables towed by the boat (marine data) or geophones planted in the ground (land data). Echoes or reflections are recorded digitally on tapes for further 第一节 二层均匀介质中直达波与反 射波的时距曲线 • 地震波记录的野外观测系统 • 炮点O到任意检波点的距离称为,炮检距,用x表示。 相邻检波点之间的距离Δx称为道间距。当激发点和 观测点在同一条测线上时,这样的测线称为纵测线。 当激发点不在测线上时,这样的测线称为非纵测线。 • 激发的一瞬间作为地震波的计时零点。各种类型的地 震波经过不同的传播路径先后到达各检波点,从而形 成一张如图5.2.1所示的地震记录。每一条波动曲线是 一道地震记录,它反映出一个检波点的振动过程。 • 除了最先到达的所谓“首波直达波” 以外,续至的每一 个反射波的初值时间是难以辨认的。但其波峰和波谷 突出的极值却容易识别。来自同一界面的反射波(或 折射波)以一定的视速度规律依次到达各检波点,在 地震记录中表现为振动峰值的规则排列,称为“ 同相 轴” 。同相轴反映出地震波的旅行时间t与炮检距x 的函 数关系。将它表示为t -x直角坐标系中的关系曲线, 就是时距曲线。 1 直达波的时距曲线 从震源出发不必经过反射或折射而直线前进到达各检 波点的地震波,称为直达波。 t= ±x/V 2 反射波的理论时距曲线 水平界面反射波的理论时距曲线 • 如图,若以反射面为对称面,则与爆炸点O对称的O* 点,称为虚爆炸点或虚震源。若界面深度为h ,则 OO*=2h,且反射界面是OO* 的垂直平分面。于是从 O点出发,在R点反射到地面炮检距为x 的检波点S的 反射波,其旅行路程为OR +RS 。由于直角三角形 ODR和O*DR全等,因而OR=O*R,∠ORD= ∠O*RD, 并且O*RS是一条直线。于是有 OR+ RS O*RS 1 2 2 t 4h + x V V V • 式中的t为反射波旅行时间。若将反射波的回声时间 (也叫做法线反射时间)记为t ,则t =2h/V 。那么上式 0 0 可以改写为: 2 x 2 t t0 + ( ) V • 将该式两端平方,化简得 2 2 t x − 1 t 2 4 h 2 0 • 令上式右端等于零,经整理化简后,可以得到 双曲线的渐近线公式,为直达波的时距曲线公 式。 • 由上述可知,在两层均匀介质中,当界面水平 时,反射波的时距曲线是双曲线型的,并以直 达波的时距曲线为渐近线。 • 在x=0 的检波点,反射波垂直射向测线,出射角 为00 ,根据视速度定理,反射波在

文档评论(0)

iyj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