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瑟菌属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 新生儿以1%硝酸银或其他银盐滴眼,可预防新生儿淋菌性脓漏眼。 治疗:青霉素类、磺胺类药物等,但应注意耐药问题。 脑膜炎球菌实验室判定标准: 菌体及菌落形态典型,在生理盐水中不自凝,发酵葡萄糖和麦芽糖,不发酵其他糖类,在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能与相应分群血清凝集。 防治原则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荚膜多糖菌苗 (2)多糖-蛋白偶联菌苗 (3)B族外膜蛋白菌苗 (4)流行期间成人可用磺胺药物滴鼻 * * 淋球菌 脑膜炎球菌 干燥奈氏球菌、微黄奈氏球菌、浅黄奈氏球菌 耐瑟菌属 鼻咽部 鼻咽部 泌尿生殖道 掌握:淋病奈瑟氏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 熟悉:淋病奈瑟氏菌的微生物学诊断和特异性防治原则。脑膜炎奈瑟菌的致病性与防治原则。 了解:脑膜炎球菌的生物学性状与微生物学诊断 生 物 学 性 状 形态:呈肾形或豆形 排列:成双排列,凹面相对 染色性:G- 1、形态与染色 体内和新分离的菌株有荚膜和菌毛。 培 养 特 性 营养要求高 常用巧克力培养基 专性需氧,初次分离时须供给 5-10% CO2 最适温度 35~36℃,低于30 ℃或高于38.5 ℃不能生长 菌落:无色、圆形、凸起、光滑、透明,似露滴状。血平板上不溶血。 生 化 反 应 氧化酶试验(+) 葡萄糖+ 抗 原 结 构 与 分 类 脂多糖抗原 A、B、C、D、E、F、G、H、N、R、S、T、U、V、W、X等16个血清群 外膜蛋白抗原:包括PI、PII、PIII。PI为主要外膜蛋白,具型特异性。 菌毛蛋白抗原 抵抗力:很弱 干燥、热、寒冷及阳光等均十分敏感,室温下三个小时死亡。对其他常用消毒剂极度敏感,体外很难存活。 对青霉素、链霉素、金霉素、磺胺等均很敏感。 致 病 物 质 菌毛 PⅠ:直接插入中性粒细胞膜中, 破坏膜的完整性,造成膜损伤 PⅡ:参与淋球菌间及菌与宿主细胞 间的粘附眼作用。 PⅢ:可阻抑杀菌抗体的活性。 外膜蛋白 LPS IgA1蛋白酶 致病性 传播途径:性接触,人类是淋球菌的唯一宿主。 临床表现(1)男性为前尿道炎 (2)女性为尿道炎和宫颈炎 (3)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 所致疾病:淋病,为性传播疾病(STD) 传染源:病人 慢性感染 不育 致病性 新生儿可由母亲感染得淋菌性结膜炎 免 疫 性 人类普遍易感,尽管多数病人可自愈,但再感染和慢性者多见。 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脓性分泌物 直接涂片镜检:中性粒细胞内发现有G-双球菌时有诊断价值 分离培养和鉴定 核酸杂交技术/PCR检测 脑膜炎球菌meningococcus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一、生物学性状 与淋病耐瑟菌相似 培 养 特 性 营养要求高 常用巧克力培养基 专性需氧,初次分离时须供给 5-10% CO2 最适温度 35~37℃,低于30 ℃或高于40 ℃不能生长 菌落:无色、圆形、凸起、光滑、透明,似露滴状。血平板上不溶血。 能产生自溶酶 生化反应 葡萄糖、麦芽糖+ 触酶试验(+) 氧化酶试验(+) 抵抗力:很弱 与淋病耐瑟菌相似。对青霉素、链霉素、金霉素、磺胺等均很敏感。 抗原构造与分类 荚膜多糖:具群的特异性,是分群的基础。 A、B、C、D、H、I、K、L、X、Y、Z、29E和W135等13个血清群,国内以A群最为多见,B、C群次之。 外膜蛋白:具型特异性。 致 病 物 质 荚膜 菌毛 内毒素 抗吞噬作用 介导细菌 粘附于宿主细胞 引起高热、白细胞升高、血管坏死性出血,皮肤出现淤斑、红疹。严重败血症时可引起休克和DIC。 致病性 所致疾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细菌所在部位和病情的关系: 鼻咽部 血液 脑脊髓膜 无症状 菌血症 流脑 或咽痛 败血症 传染源 : 带菌者、病人 传染途径 : 呼吸道 表现为三种临床类型: 普通型:占90%左右 暴发型:起病急剧凶险,病死率高 慢性败血症型:少见 免 疫 性 体液免疫为主,IgG、IgM、SIgA。 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脑脊液、血液、血瘀斑渗出液、 鼻咽部分泌物。 直接涂片镜检:脑脊液、出血瘀斑直接涂片镜检发现细胞内、外有G-双球菌时可作初步诊断。 快速诊断:反向血凝、SPA协同凝集试验、ELISA、PCR等 分离培养和鉴定 预防 尽早应用青霉素、磺胺、氯霉素等药物治疗。 治疗

文档评论(0)

精品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