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族团结教育知识竞题库
民族团结教育知识竞赛题库
白族
1.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和贵州毕节、四川凉山、( A )桑植县等地亦有分布。
A.湖南 B.湖北 C.河北 D.河南
2.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白族人口数(D)
A.1858064 B.1856063 C.1885063 D.1858063
3.白族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 C )语族,还有说法主张白语(白族的语言)、土家语也属于汉语族。绝大部分操本族语,通用汉语文。元明时使用过“僰文”(白文),即“汉字白读”。使用汉字书写,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艺术丰富多彩。
A.藏越 B.藏印 C.藏缅 D.藏丹
4.( A)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传统饮茶方式。
A.三道茶 B.吴道茶 C.白道茶 D.司道茶
5.白族自称“白和”(白语:Baipho/berpho,白族)、“白子”、(B ),或者说白语的人。
A.白女 B.白尼 C.白儿 D.白尔
6.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白族先民就在以(B)洱海和滇池为中心的地区生息繁衍,在河旁湖滨的台地上创造了早期的稻作文明,过着农耕渔猎游牧的生活。
A.长山 B.苍山 C.仓山 D.藏山
7.大致与战国相当时期白族第一个王国---(B )国形成,从春秋至唐初,白族先民的对外商贸交流初具规模。
A.白字 B.白子 C百字. D.百滋
8.古典戏曲(C)发展起来的白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A.催催腔 B.崔崔腔 C.吹吹腔 D.炊炊腔
9.白族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儿子成婚后即行分居,父母一般从(D)居住。
A.长子 B.次子 C.三子 D.幼子
10.白族人崇尚白色,服饰款式各地略有不同,以白色衣服为尊贵。大理等中心地区男子一般缠白色或蓝色包头,上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下穿白色、蓝色长裤。
A.黄色 B.黑色 C.淡黄色 D.蓝色
1.阿昌族,别名:“峨昌”、( D)、“莪昌”或“阿昌”、“萼昌”
A.饿昌 B.俄昌 C.鹅昌 D.娥昌
2. 阿昌族的歌谣、故事、传说等口头文学十分丰富。民间流传着不少优美的传说,如长篇叙事史诗《遮帕麻和遮咪麻》;长篇叙事诗(B)《铁匠战龙王》;风俗故事《谷稷》、《亲堂姊妹》、《胯骨》;动物故事《麂子和豹子换工》、《老熊撕脸皮》等。
A.《曹操》 B.《曹扎》 C.《曹乍》 D.《曹咋》
3.被阿昌族称为“我们民族历史的歌”的神话史诗(B),共有2000多行,内容宏大,情节奇异而又曲折生动。
A.《折帕麻和褶米麻》 B.《遮帕麻和遮米麻》
C.《褶帕麻和遮米麻》 D.《遮帕麻和褶米麻》
4.阿昌族制造的铁器极负盛名,以“户撒刀”著称于世。
A.户萨刀 B.护萨刀 C.户撒刀 D.护萨刀
5.(C) 每年农历正月初四举行,以纪念传说中阿昌族的始祖遮帕麻、遮咪麻为民除害、造福后人的功绩,届时人们要祭献最好的菜肴,然后杀狗吃狗肉和芋头,如果在祭祀的当天能捕到蟒蛇,则认为更吉利。
A.烧白柴 B.浇花水 C.窝罗节 D.尝新节
6.阿昌族的服饰简洁、朴素、美观。男子多穿(D)、白色或黑色的对襟上衣、下穿黑色裤子,裤脚短而宽。
A.黄色 B.青色 C.红色 D.蓝色
7. 阿昌族男女青年结婚的婚宴上,首先要请新娘的舅舅坐在上首,并摆上一盘用猪脑做成的(C),酒宴后舅舅要送新娘一条约4.5千克的带猪尾巴的后腿,称为外家肉,表示新娘要永远不忘娘家的养育之恩。
A.熟菜 B.焖菜 C.凉菜 D.甜菜
8. 阿昌族人喜食(A)食品,主要有笋、菜、肉,这是阿昌族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
A.酸味 B.辣味 C.甜味 D.凉拌
9.阿昌族禁止在正月初一杀家畜和伤害动物;妇女生孩子未满( )天时,忌讳别家男子进入院内。
A.6 B.7 C.8 D.9
10.行( A)俗。少数患恶病或妇女难产而亡者,须先行火葬再棺木土葬。
A.土葬, B.火葬 C.先火葬在土葬
1.“保安”系本族自称。旧时因信________和风俗习惯与当地____略同,而被称为“保安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2年根据本族自愿,定名为保安族。( C)
A.伊斯兰教,蒙古族 B.伊斯兰教,维吾尔族
C.伊斯兰教,回族 D.基督教,回族
2. 保安族的族源和形成,根据传说及其语言特色、人种特征和生活习俗,一般认为保安族是元朝以来一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色目人,在青海同仁地区戍边屯垦,同当地蒙、藏等各族长期交往,自然融合,逐步形成的一个民族。
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