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业微观特征:东道国因素与中国OFDI模式选择周经
企业微观特征:东道国因素与中国OFDI模式选择周经
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第2期
企业微观特征、东道国因素
与中国OFDI模式选择
周经蔡冬青
摘要:
关键词:企业微观特征;东道国因素;OFDI模式选择
一、引言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作为一个开放的吸引FDI大国形象已为世界所熟知,这部分解释了中国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和整体经济上的崛起。随着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全球对外投资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中国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份额逐步增大。2012年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持续增长,达创纪录水平的840亿美元,占世界对外投资总量(流量)的6%,比2011年增加了1.6个百分点。同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前五大OFDI来源地,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然而,近年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随着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规模的扩大,国际社会针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行为的争议正在密集出现,海外投资风险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普华永道(2013)在一份报告中提出,2012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率仅为40%左右,意味着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仍面临巨大风险。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国OFDI模式
[基金项目]
周经: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233030电子信箱:;蔡冬青:南京邮电大学经济学院。
-124-
《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第2期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选择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中国企业在“十二五”期间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升其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广度和深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那么是什么因素决定着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只长骨头不长肉”的现象发生呢?针对海外投资绩效差强人意的表现,
接下来
二、文献回顾
现有文献对影响跨国企业对外投资模式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企业对外投资模式选择是国际对外投资理论的一个重点领域,对跨国企业优化投资方案及东道国合理利用外资均是跨国企业战略谋划中的一个困难且痛苦的关键决策问题(朱金生等,2013)。关于企业微观特征与企业对外投资模式选择方面的文献主要基于垄断优势理论展开。Nocke和Yeaple(2007)认为,如果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条件则可能选择以并购方式进入,从而获取东道国企业的特定资产。在均衡条件下,只要知识资产能够跨国转移,生产率最高的企业将选择并购模式;如果资产不能转移,则生产率居于中等地位的企业将选择以新建投资方式进入,而生产效率最低的企业将选择并购模式。Slangen和Hennart(2008)同样对跨国企业在新建与并购两种模式中如何进行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Zhao(2011)不仅研究了在企业异质性与内部一体化能力存在的情况下,外国企业的投资模式选择问题,而且分析了在并购模式下如何选择最佳并购目标的方法。赵晶、王根蓓(2013)对反映企业微观特征的变量诸如创新能力与所有权优势对中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关于东道国因素对企业对外投资模式选择影响的文献主要侧重于从母国与东道国在制度层面的差异性为切入点进行分析。Grande和Teixeira(2011)研究发现,当东道国市场存在腐败程度较高的风险时,跨国企业倾向于选择以低股权比例或非股权的投资模式,在一些特定情形下,如果两国文化具有相似性,即使东道国腐败盛行,跨国企业也可能选择股权比例较高的全资方式。胡兵等(2013)重点考察了东道国腐败因素对中国对外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道国腐败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影响大小要视东道国腐败水平的高低决定。
通过上述文献综述可以看出,现有文献大多数立足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行为进行研究,且研究维度比较单一。而国内学者倾向于构建动态的多因素企业投资模式决策模型,因为缺乏实证检验数据,所以得出来的结论具有局限性。
-125-
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第2期据更能反映出中国跨国企业对外投资模式选择的变化趋势。
三、理论假设的提出
以下分别就企业微观特征、东道国因素与跨国企业对外投资模式选择之间提出基本的理论假设。
1.企业微观特征与企业对外投资模式选择
跨国企业是国际对外投资的主力军,是推动全球化高速发展的助推器,也是构成经济全球化的微观动力所在。
(1)母国企业研发强度
母国企业研发强度属于传统跨国公司理论所归纳的所有权优势的范畴。不论是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还是邓宁的所有权-内部化-区位的折衷范式,其核心思想皆认为,企业对外投资必须拥有一定的垄断势力。Hennart和Park(1993)研究发现,企业研发强度、技术或品牌对企业海外投资模式的选择具有显著的影响。Bhaumik和Gelb(2005)认为研发密集型活动活跃的企业,最适合的对外投资模式是通过新建或并购的全资方式。若采取合资方式,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射频识别技术原理与应用实战》全套教学课件.pptx
- 羊的同期发情技术.pptx VIP
- T-CAGHP 035—2018地质灾害排水治理工程设计规范(试行).docx VIP
- 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名录.doc VIP
- 劳技课件教学课件.pptx VIP
- Unit 1 I love sports Part 1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VIP
- DBJ43_T393-2022:湖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消防质量控制技术标准.pdf VIP
- 2024年-2025年政工师(初级)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综合题型).pdf VIP
- T∕ZZB 0900-2018 液晶调光玻璃团体标准.pdf VIP
- 朗朗阅读周周练四年级上册(1).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