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大企业大项目用工需求情况及对策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大企业、大项目用工需求情况及对策
【摘 要】报告通过对海陵区2014年上半年部分企业用工需求状况进行动态调查,对企业在招聘和后续的生产运营过程中的遇到的用工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解决我区大企业、大项目用工需求提出了对策建议。
充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前提和基础。为准确掌握我区当前用工状况及需求,切实解决大企业、大项目用人需求问题,确保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处于2014年上半年开展了全区部分企业用工需求情况动态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区企业用工总体环境较好,用工需求总量不大,但呈现出长期化、普遍化趋势。用工需求与劳动力供给存在结构性失衡,企业人员流动率偏高,就业压力持续存在,出现招工、留人“两难”现象。
一、基本情况
(一)被调查企业行业及类型
这次企业用工需求动态调查采用上门调查和定期回访相结合的方式,本着“客观、均衡”的原则,在各镇街、园区采集企业样本,最终收到有效调查问卷70份,其中区属重点型、成长型企业调查问卷42份。这70家单位基本都属于工业制造类企业,涉及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石油化工、新能源、服装纺织等行业。
(二)被调查企业员工总量及构成情况
以一季度末和二季度末作为两个时间节点,被调查企业共有员工分别为27817人和27146人。主要集中在18-30岁年龄段,分别有13018人和11535人,占了员工总数的46. 8%和42.5%,31-45岁年龄段分别有10347人和10619人,占了员工总数的37.2%和39.1%,45岁以上的老员工有4452人和4992人,占员工总数的16%和18.4%。
(三)被调查企业工资待遇情况
从薪酬待遇看,被调查企业中,一线工人平均工资待遇(含加班工资)主要集中在2500-3000元这个区间,共43家,占总数的61.4%;处于3000-3500元这个区间的企业有22家,占总数的31.4%;工资待遇在3500元以上的企业有5家,占总数的7.2%。
(四)被调查企业近期用工需求情况
1、用工需求情况。截至一季度末,被调查的企业中,有用工需求的企业有22家,占总数的31.4%;用工基本平衡的企业有47家,占总数的67.2%;1家企业有用工过剩现象,用工需求人数为1326人。到了二季度末,被调查的企业中,有用工需求的企业有20家,占总数的28.6%;用工基本平衡的企业有50家,占总数的71.4%;依旧有1家企业存在用工过剩现象,用工需求人数为1029人。
2、招聘需求分析。以二季度末的用工需求数据为例,①性别要求:要求招聘女性的岗位有285个,占需求总数的27.7%,要求招聘男性的岗位有220个,占需求总数的21.4%,无性别要求的岗位有524个,占需求总数的50.9%;②:年龄要求:45岁以下的994人,占96.6%,45岁以上的35人,占3.4%;③岗位要求:普工岗位852个,占82.8%,技工岗位155个,占15.1%,管理岗位22个,只占2.1%。
二、主要特点
(一)三成企业存在用工需求
被调查企业中,无论是一季度和二季度,有用工需求的企业始终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三成左右,用工需求量约为1500人以内。与市医药高新区的大企业、大项目用工需求动辄数千人甚至上万人的状况相比,我区企业用工需求存在着“面广量小”的特点,即有用工需求的企业较多,但每家企业的需求量相对较小,普遍为20-50人。
(二)本地员工构成员工队伍的主体
截至6月底,被调查的70家企业中,本地及海陵周边地区的员工总数为18117人,占员工总数的67.1%;来自泰州地区范围以外的有9029人,占员工总数的32.9%,两者的比例约为2:1,这表明,现阶段本地及海陵周边地区的员工构成了我区企业员工的主体。
(三)企业员工队伍流动率总体偏高
从上面的调查数据来看,18-30岁这一年龄段人员由于思想活跃,对未来期望值高,人员流动率是所有年龄段中最高的。这一群体所占职工总数的比例往往也是春节后处于峰值,然后在3-4月份有所降低,到了5月份后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一般来说,5%-10%的人员流动率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有好处的。但在此次被调查的企业中,部分行业如电子电器、新能源企业的人员流动率甚至在30%以上,如此高的人员流动率,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也将影响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
三、原因分析
(一)从企业方面来看。在全国出现“用工荒”的情况下,企业普遍通过提高薪酬待遇来吸引或留住员工。通过以往带领企业前往外省劳务合作基地招工的情况看,部分沿海地区企业开出的月平均综合实际工资达以上。而我区企业无论是普工还是技术工种,大部分工作岗位的工资没有明显增加。目前我区最低工资标准为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20 .pptx VIP
- 唯一住房补贴申请书模板.docx VIP
- 员工花名册(自带公式).xlsx VIP
- 第三章交强险.pptx VIP
- 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课件(共23张PPT).pptx VIP
- 《管理会计学》教案全套 孙茂竹 第1--12章 管理会计概论--- 管理会计报告.docx
- 顾客异议的类型.ppt VIP
- 预应力管桩试桩方案.doc VIP
- 北京宜通cl-06c六轴控制器说明书.pdf VIP
- 中职英语高教版(2025)基础模块2 Unit 1 Travel 单词课件(共61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