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藁城市小麦春季管理技术建议
2010年藁城市小麦春季管理技术建议
?
去秋藁城市小麦播种面积54万亩,播期适中,播量适宜,品种布局合理,底肥施用趋向平衡,总体播种基础较好。但由于遭遇到历史罕见、非常突然、异常过早、幅度过大的降温、降雪天气的严重影响,小麦不仅遭受了明显的冻害,而且被迫过早进入了越冬期,致使冬前生长量过小,单株分蘖、单株次生根等主要苗情指标,明显少于往年,与正常年份应该达到的壮苗标准差距很大,给拿到足够的亩穗数保证高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再加上由于降雪的制约,全市麦田未能实施冬前浇水,耕层土壤不踏实,保墒能力和防冻能力差,致使小麦越冬期间和早春的田间表墒严重不足,目前小麦的分蘖节处缺墒明显,返青势明显减弱,并且有些地块出现了明显的冻害死苗。因此,今春管理的指导思想是:以抗旱保苗、促弱转壮为中心,以促根增蘖、争取穗数为重点,强调科学运筹肥水,以水调肥,增肥促壮,并加强杂草防治、喷施叶面肥等综合措施的配套应用,下大力强化春季管理。
一、今年小麦生产上的有利条件
1、优种面积大,布局合理。全市小麦播种总面积54万亩,其中藁优2018、藁优9415、石新733、石新828播种面积48.7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90.2%以上。
2、播期适中,播量适宜。全市小麦播期集中在10月8日~11日,从播期进度看,10月1~5日播种面积3.47万亩;6~10日播种面积48.3万亩,11日以后播种面积2.23万亩。其播量为10月5日前,亩播量为8~9公斤,11-16日亩播量9~10公斤,17日以后亩播量11~12公斤。全市平均播量10.06公斤。
3、底肥较足,结构合理。在秸秆全量还田的基础上,全市推广各类配方肥面积42万亩,占全市总播种面积的77.7%左右。亩平均底施纯氮6.69公斤、五氧化二磷11.29公斤、氧化钾5.95公斤。
4、降雪量大,底墒较足。从11月10日开始的持续降雪,总降雨量达49.3mm,有效的补充了麦田底墒情。
二、小麦生产中的不利因素
1、降温降雪过早,小麦冻害严重,过早停止生长。11月1日,遭遇了历史罕见、非常突然、异常过早、幅度过大的降温、降雪天气,最低气温突然下降到-0.4℃。而在这一时期,小麦出苗后的生长时间仅有半个月左右,次生根很少,还未经过耐寒锻炼,植株体内没有营养储备,抵挡不住突然低温的侵袭,致使全市麦田普遍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冻害,叶片被冻坏的程度重达50%-70%,一些土质差、整地质量不好、墒情不足的地块,分蘖节受到了较重的冻害而出现死苗。从11月10日开始,出现历史上罕见的持续大雪,迫使小麦停止生长,过早进入了越冬期。从播种到停止生长,有效积温和光照仅有404.7℃和188.6小时,较常年减少了141.5℃和156小时,温、光条件的严重不足,制约了冬前壮苗的形成。
全市平均冬前亩茎数45.1万、单株蘖2.23个、单株次生根1.5条,分别较常年减少了43.4万、1.78个、4.6条,形成了“历史最差冬前苗”的不利局面。
2、冬季持续低温加重了小麦冻害。12月份积温-75.8℃,较常年的-26℃低了49.8℃,1月份积温-126.7℃,较常年的-76.8℃低了49.9℃,2月上、中旬积温-31.6℃,较常年的16.5℃低了48.1℃,三个月合计,积温较常年低了147.8℃。这样的天气也是历史上少见的,进一步加重了小麦冻害,据1月13日和2月19-23日田间调查,全市麦田叶片被全部冻死干枯,仅心叶和分蘖节处存活,呈现历史上少见的严重冻害局面,个别土质差、整地质量不好、墒情不足的地块,出现了严重死苗。
3、由于过早降雪的制约,全市麦田未能实施冬前浇水,尽管降雪量大补充了土壤水分,但由于雪是逐渐溶化、逐步下渗,没有起到踏实土壤的作用,造成耕层土壤保墒能力差,致使小麦越冬期间和早春的田间表墒严重不足,目前麦田没有明显的返浆过程,小麦的分蘖节处缺墒明显,返青势明显减弱。
三、具体管理措施
1、及时搂除干叶,促进小麦返青。利用晴天下午的时间,在小麦干叶变脆时,用竹筢子进行全田搂除,一是去除干叶的覆盖,促使小麦绿叶和基部尽早见到阳光,促进绿叶尽早强化光合作用,促进地温回升,增强小麦返青势,加快返青生长。二是弥合地表裂缝,减少土壤水份蒸发。
2、搞好分类管理,科学运筹肥水,以水调肥,增肥促壮,强调分次追肥,既兼顾促分蘖争穗数,又兼顾促大穗争粒重。
首先,对沿河古道的沙土地、滩地和个别耕作粗放、播种浅、播种后未镇压、麦田旱情严重、冻害严重的地块,要及时早浇救命水,增施促根增蘖肥。浇水时间要提早到地化通时马上进行,亩追施尿素5~10公斤,拔节期浇第二水,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
二是对氮肥不足、麦田呈现脱肥的地块,浇水追肥时间可提早到3月上旬,追肥量要适当增大10~15%,以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提高成穗率。
三是对墒情较好、底肥足、没有明显冻害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