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五四新文化运动早期上海报纸副刊文化生态研究.PDFVIP

五四新文化运动早期上海报纸副刊文化生态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 文学研究 五四新文化运动早期 上海报纸副刊文化生态研究 陈 捷 内容提要 五四新文化运动早期,上海报纸副刊由于受到营业化思潮的影响,副刊整 体在思想趣味和文化品格上呈现出媚俗化的不良倾向。《时事新报》副刊《报馀丛载》就是在 这种历史生态和演变逻辑的影响下首倡黑幕文化。黑幕文化的恶性发展在破坏社会文化 生态的同时,也受到了新文化运动弄潮儿、进步读者乃至北洋政府的普遍批判和制裁。《时 事新报》为了挽回危局,在研究系张东荪等人的带领下,创办了我国现代第一个学术性文化 副刊——《学灯》,裁撤了以黑幕文化为特色的《报馀丛载》。这不但说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 影响日益壮大,已经渗透到了报纸文艺副刊,而且也反映出研究系知识分子在新的文化潮 流下应时而变的积极态度。 关键词 文艺副刊 社会新闻栏 访员制度 黑幕文化 《时事新报·学灯》 陈 捷,南京理工大学副研究员 210094 中国的报纸之有副刊,人们一般认为最早是1897年11月24 日随报附送的上海英商中文报纸《字 [1] 林沪报》的附张《消闲报》。从这个阶段起,一直到五四时期,报纸副刊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最初其 作用主要是在正张缺乏稿件时来补充版面,所以在当时就被老百姓称为“报屁股”、“报尾巴”,一般报 纸也大多称其附张为“杂俎”、“馀兴”(或“余兴”)。因此,长久以来报纸副刊在报馆自身的文化角色 定位中并没有受到多大的重视。后来报馆方面却发现这些不起眼的“报屁股”受到了日益崛起的知 识阶层和市民社会的欢迎,它的娱乐性、针对性、即时性都是吸引普罗大众的重要原因,因此,对报馆 来说发展副刊、尤其是文艺副刊就变成了扩大经营的极好手段。张静庐就指出:“副刊如编辑得法, 辅助报纸的销行之力甚大,因容易受一般青年学子所欢迎,往往为了一份副刊而订阅一份报纸,这事 [2] 情是很多的。”至于为什么副刊会比正张更受到大家的欢迎,还与当时报纸正张千篇一律的编辑惯 习、因循守旧的编辑作风有关。张静庐曾指出:“至于上海的报馆,则向来只知道剪裁外埠的报纸,或 新闻社同性质的新闻的供给,除了外埠的特约通信员之外,更无所谓外勤记者。所以如果你细心的 把各种报纸比较着看,往往使你惊异地发觉他们大同小异,有时竟至完全相同!本埠的新闻,采用新 [1]《字林沪报》创刊于1883年。 [2]张静庐:《中国的新闻记者和新闻纸》,〔上海〕现代书局1932年版,第64页。 - 161 - 五四新文化运动早期上海报纸副刊文化生态研究 [1] 闻社和访员的,外埠的新闻,剪裁外埠的报纸,这几乎是各报馆所一成不变的新闻编辑法!”正是由 于报纸正张大家都大同小异,于是利用副刊的差异性来相互竞争以扩大经营就成为了特定历史语境 下的必然。 一 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说,“民国以来之报纸,舍一部分之杂志外,其精神远逊于清末。盖有 [2] 为之记者,非进而为官,即退而为营业所化。”可见,当时报纸的官化和营业化是民国早年两种不良 的倾向。姚公鹤曾说,“俨藉报纸为党争之利器,则愈演愈进,愈况愈下,举全埠(指上海,笔者注)报 [3] 纸而能脱离此漩涡者,已不数数见矣。……有鉴于中国之党争,凡著名之报无一不落党阱。”1916年 袁世凯称帝败亡之后,以往政党色彩鲜明的上海报业转而出现了一股政治色彩褪色、“营业化”色彩 激增的潮流。邵飘萍在《新闻学总论》中提到《时事新报》时说:“初为研究系所经营之机关报,后乃竭 力设法脱离窠臼,改为营业性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