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女性话语--_--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的女性主义解读.pdfVIP

构建女性话语--_--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的女性主义解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提要 多丽丝·莱辛(1919-)是当代英国著名女作家,其代表作《金色笔记》(1962) 被公认为女权主义的经典之作。本论文试图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对《金色笔记》 中女性话语权的构建进行探讨。 论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引论部分简要介绍莱辛生平与创作以及国内外文 学界对《金色笔记》的研究状况。 第一章第一节指出,在父权社会里不论是以安娜、艾拉为代表的自由女性还 是以马里恩、穆莱尔为代表的家庭妇女都受到男权社会道德规范的压迫。第二节 讨论父权话语对女性作家的压迫。在父权话语中,女作家必须遵循父权话语的规 范进行创作。法国女权主义的三位代表:埃莱娜·西苏、露丝·伊瑞格瑞和朱莉 亚·克里丝蒂娃提出“女性书写” (阴性书写)(ecriture feminine,female writing or feminine writing)的概念。女性书写是女性回到前俄狄浦斯时期 (符号界),并与母性的身体相关联的书写,是对男性象征话语或菲逻斯中心主 义的颠覆。本论文主要运用的理论有:1)西苏的女性书写和双性同体理论;2) 伊瑞格瑞的“女人腔” 理论; 3)克里丝蒂瓦的“符号学”理论。《金色笔记》 中安娜的写作障碍只是父权文本的写作障碍;黑、红、黄、蓝四本笔记是安娜返 回前俄狄浦斯时期(符号界)的产物。莱辛对女性书写理论的实践,打破父权文 本的束缚,实现女性书写的历史。 第二章第一节以西苏的女性书写理论来分析文本。《金色笔记》中对女性最 隐秘经验的描写(如性,行经等等)表现了莱辛的大胆尝试,体现了女性书写中 “身体书写”的观点。第二节以伊瑞格瑞的“女人腔”来分析文本。《金色笔记》 大量运用内心独白、内心分析等意识流技巧,表现了女性语言流动的特点;文中 运用各种体裁的语言,叙事、抒情、剪报、新闻语言等等,体现了女性话语复杂 多样的特点。第三节西苏的女性写作不仅仅是一种“身体书写”论,还体现在女 作家的写作技巧上,它是对宏大单一的父权文本的一种挑战。《金色笔记》运用 复式多重结构、非线性叙述、隐喻的语言、戏仿等写作技巧实现了不同于父权文 本的女性书写。第四节运用伍尔夫和西苏的双性同体理论解读《金色笔记》。由 V 于菲逻斯中心主义是建立在二元对立基础之上的,旨在解构男女二元对立的双性 同体概念实质上是对男性象征话语权的解构。 最后为结论部分:《金色笔记》是作家解构父权话语、建构女性话语的一种 尝试,但这种女性话语尚不成熟,仍需女作家们继续努力去探索。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女性话语;女性主义批评 VI Synopsis Doris Lessing (1919-) is one of the greatest contemporary female writers in English literature. She won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at the age of 88 in 2007. Lessing’s masterpiece The Golden Notebook was published in 1962. It is considered as a classical feminist work because it truthfully represents women’s status in various aspects in the post-war years. For a long time, Western culture is dominated by men and characterized by patriarchy or phallocentricism in which female and female writers are subordinated and silenced. Whether there exists a female discourse and how to construct this discourse are hotly debated

文档评论(0)

tjA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