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流體化床之熱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2流體化床之熱傳.doc

國 立 勤 益 科 技 大 學 化工與材料工程系 化學工程實驗報告 實驗名稱: 流體化床熱傳導 班 級: 職四化四甲 組 別: 第三組 主 報 告: 馬○○ ( 25 ) 陳○○ ( 44 ) 曾○○ ( 15 ) 謝○○ ( 28 ) 指導教師:高肇郎老師 實驗日期:97年10月25日 目 錄 頁數 實驗目的………………………………………(02) 實驗原理………………………………………(02) 實驗裝置………………………………………(08) 實驗步驟………………………………………(08) 實驗結果………………………………………(11) 參考文獻………………………………………(14) 附 錄………………………………………(14) 計 算 例………………………………………(14) 校正曲線………………………………………( ) 符號說明………………………………………( ) 原始數據………………………………………(15) 一、實驗目的 探討粉粒體流體化時熱傳與壓降之影響。 模擬粉粒體觸媒層流體化之熱傳性質。 二、原理 工業中屢有流體通過多孔床或粒子床之操作,藉流體與粉體間密切接觸完成反應,如:催化反應器與氣體吸收塔,目的在增加反應面積或吸收面積。而流體化床效率遠比多孔床大,惟流體化床造成的壓力落差,易使粒子破損,為其缺點。固體流體化之另一用途為利用流體輸送粒子。 有別於固定床,流體化床乃利用流體的拖曳力,代替支撐粉體的鐵柵格板,當粉體配合流體上揚時,粉粒子間的接觸相對減少,增加了異種粒子的接觸而使混合更趨完美。流體化過程會產生似液體沸騰時之氣泡,氣泡上升至破裂,造成一股強力的擾動混合力,造成床面呈波紋狀。 一完全之流體化床,由於氣體與粉粒體間已完全混合且具有一大的接觸面積,故溫度變化很小。氣體離開時的溫度幾乎接近流體化床溫度。 將一不同於流體化床溫度的物體,浸入於床內後,和僅有物體、氣體時的熱傳速率相比較,前者通常大於後者。此乃界面層妨礙熱傳,當界面層被連續的熱(或冷)粒子滲透時,粒子會與物體做物理接觸,提高熱傳。 流體流經一管柱狀粒子床時,即承受一拉力且發展為一壓降,此壓降隨表面速度(superficial velocity)增加而增加。表面速度乃流體流經空管之速度,慣用於流體床實驗;要使流體床不受約束,並使流體能由下往上通過床體,需增加流體速度。最先,拉力造成流體床之膨脹,當流速繼續增至某定值,則上升力足夠支撐床內粒子重量,此時床體稱為流體化床。流體化床中流體與粒子系統表現出似流體之特性。橫越流體床之壓降(?P),當流速增至最大時,呈現一固定常數,相當於單位面積床體重量的效應。 (1) (2) 其中 Fb、Fg:作用於固體粒子之浮力、重力(N) M:固體粒子的質量(kg) ?、?(kg/m3) Sb:流體床的截面積(m2) ?P:壓降(N/m2) 操作壓力約等於大氣壓,忽略空氣流體密度項?。式(2)寫為: (3) 當氣體流速(u)增至超越流體化所須之條件時,亦即越過最小流體化速度(minimum fluidization Velocity, Vmf ),流體床開始產生氣泡,即為整體流體化(aggregative fluidization),其產生之空洞(cavities)有如沸騰中之氣泡。速度大量增加,氣泡將增大或充滿整個管柱的截面積,而粒子群則有如栓塞騰湧於大空洞之上,此時稱之為騰湧流體床(slugging bed)。 爾根(Ergun)導出,當一壓降經一填充床之空隙時應該對應於最小流體化空隙度(?mf)和式(2)所得之單位面積重量之關係。爾根關係式如下: (4) 其中 hm:填充床高度(m) ?mf:填充床的空隙度 ?:流體黏度(kg/m.s) :表面速度,用空圓管截面積做為基準的流體速度(m/s) Dp:粒子直徑(m) ?:粒子形狀因子 空隙度(?f)定義為: (5) 由式(2)推出,於最小流體化時: (6) Vb:流體床之體積(m3) hmf:最小流體化床之高度(m) 將式(6)代入(4)爾根方程式中: (7) 則 (8) 其中 Ar:為阿基米德數 :最小流體化時之雷諾數 式(8)右邊第一項為層流(Rep<20)時的能量損失,第二項為亂流發展完全(Rep>1000)時之能量損失。於轉移區下操作時,兩者皆須考慮。 當層流時,由式(8)可得 (9) 亂流時: (10) 為實驗值,可查自化工手冊或以下式估算之: (11) (12) 將上式代入式(7)則最小流體化速度()可表為: (13) (14) 流體床熱傳特性: 氣體流體化床由於氣泡不斷的產生,固體粒子持續循環,因此具有良好且均勻之混合性。所以在高溫放熱反應中,流體床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