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8第1节百家争鸣及其儒学的兴起课件人民版.ppt

201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8第1节百家争鸣及其儒学的兴起课件人民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宝山壁画 宝山壁画是引人注目的昂贵文物。此壁画发现于阿鲁科尔沁旗东沙布乡境内。1994年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宝山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杨贵妃教鹦鹉图》。该画高0.7米、宽2.3米,用于笔重彩绘制,最突出的表现了 晚唐风格。唐代擅长绘贵妇仕女的大师周昉绘制了《杨贵妃教鹦鹉图》,不仅享誉中原,而且还影响全国各地。发现于阿旗宝山古墓里的这幅画,就是契丹人聘请中原画家按照周氏风格绘制的, 技法深得周氏画风的真传。在唐人真迹稀如星风的今天,能够从中完整了解唐代人物画的杰出成就,堪称美术史研究的辛事。这幅壁画现今保存在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历经千年,恍如新绘,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欢迎大家观看! 知识研读 考点整合 【即时巩固三】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一观点主要是看到了董仲舒( ) 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知识研读 考点整合 【解析】本题只有C、D两项符合董仲舒的思想,其中D项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继承了儒家“仁政”思想。 【答案】D * 专题十八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宋明理学:朱熹的理学思想。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孔子、孟子、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考试大纲 课程标准 课程解读 知识研读 知识梳理 一、百家争鸣 1.早期儒学 ①强调“ ” ②指出人道有为,提出“ ”思想 ③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 ” (3)荀子 ①提倡“ ”学说 ②提出了“ ”思想 (2)孟子 ①提出 的学说,主张建立 的社会 ②注重 与 ,对鬼神敬而远之 ③开创中国古代 之风,主张“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④开创了 学派,撰写《 》等“六经” (1)孔子 活动及其主张 代表人物 “仁”与“礼” 礼乐文明 政治 人事 私人讲学 有教无类 儒家 诗 仁政 君轻民贵 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用之 礼 知识研读 知识梳理 2.老庄之学 (1)主要特点:以“虚无”的“ ”为世界的根本,以因循自然的“ ”、“逍遥”为处世的方法。 (2)老子思想 ①认为“道”是 ,是永恒不变的。 ②指出事物具有向 的方面转化的规律。 ③提出“ ”,阐发了以柔克刚、 的方法论原则。 ④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 的态度,幻想回到“ ”的社会。 道 无为 世界的根本 相反 弱者道之用 以弱胜强 消极悲观 小国寡民 知识研读 知识梳理 (3)庄子思想 ①把“道”作为 ,宣传天道与 。 ②主张万物没有界限和差别,叫“ ”。 (4)历史影响 ①老子的学说蕴涵了朴素的 思想。 ②崇尚自然,主张 去追求 的倾向影响极大。 最高的原则 自然无为 齐物 辩证法 超越功利 精神自由 知识研读 知识梳理 3.法家思想 (1)特点:奖励 、实施 。 (2)李悝 ①推行“ ”。 ②创立“ ”。 ③进一步推行按 授田宅的制度。 ④用严酷的 确立以 为特征的政治秩序。 ⑤编著《

文档评论(0)

liyxi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