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林则徐治理江苏的历史经验研究
摘要
本文着重分析了林则徐在江苏的赈灾、漕务、水利、农业、金融、禁毒、捍卫主权等方面的政绩,以此揭示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所面对的种种经济和社会问题,以及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侦察窥探和经济入侵,展现林则徐的勤政爱民精神和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最后,文章简要介绍了林则徐在江苏的一些遗迹,以及他留给后人的精神遗产,并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林则徐;江苏;赈灾;漕运;水利;农业;金融;禁毒;国防。
一,绪论
中国古代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到了近代,中国却饱经内忧外患,民不聊生。这一转折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因素。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一位有着经世致用思想的杰出政治家。1823年-1839年,他曾历任江苏按察使、江苏布政使、江宁布政使、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等职。可以说,鸦片战争之前,林则徐的最主要政绩是治理江苏。从当时江苏的诸多社会问题,可以看出中国封建社会已经是危机四伏。一方面,中国封建社会以农业为基础,而那时的江苏赋税沉重,农民在正常年景还能勉强糊口,遇到灾害歉收就会生计困难。另一方面,国家安全岌岌可危:鸦片横行、白银外流,沿海还有外国间谍活动。林则徐正是在这样艰难的局面下为江苏兴利除弊、维持国计民生。他在江苏的很多政绩,不仅有历史研究价值,更有现实借鉴意义。因此,林则徐治理江苏的经验,是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
二,战胜灾害,改革漕务
当时的江苏有两大民生问题:一是连年灾害,道光三年、四年、十一年、十三年、十四年,江苏分别发生了水灾,道光十五年江苏遇到了旱灾和台风。二是漕赋太重,林则徐说:“江苏钱漕之重,款项之繁,皆数倍于他省。”当时江苏缴纳的赋税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最终超出了农民的负担能力,导致连年拖欠。
2.1抗灾,减灾
在这种情况下,林则徐首先组织官民抗灾减灾。道光三年,林则徐在给常熟杨氏兄弟的信中,号召大家在水灾过后抢种、补种:“有一处涸出,即须补莳一处,本地无秧,则或购诸他邑,一田之种,则或分诸数畦。即低田至今不涸者,亦勉力救出,譬如十亩洼地,势难尽复,或犹可于一二亩内筑圩埝,将水戽出,以八九亩为壑,不犹愈于全没者乎?”他还设立“当牛局”,收养灾民的耕牛,以备灾后生产之需。道光十二年,泗阳人陈端掘开了黄河大堤,滚滚河水倾泻到淮扬一带,此时林则徐正在江南贡院主考,闻讯立即将考试工作委托他人,亲赴淮扬一带察看水势。当灾情得到控制后,林则徐上奏《资送流民回籍片》,帮助灾民返乡生产。道光十五年六月十四日夜,上海、宝山一带遭遇了台风,沿海土塘遭到巨大破坏。六月二十二日,林则徐命宝山县立即修复海塘。九月十五日,对宝山海塘的受损评估结束,林则徐上奏《勘估宝山海塘工程折》,请求加筑新海塘。次年五月,长达五千二百余丈的新海塘竣工,有力保障了沿海农田的安全。道光十六年,飞蝗过境,林则徐亲赴田间地头,组织官民严防死守,“随时摇旗鸣锣,逐一驱除,偶有遗落之处,也设法扑灭”“飞蝗停落,约厚一二尺不等,草禾豆菽间有被伤,也已搜捕干净,于秋成尚无妨碍”,使一场蝗灾最终有惊无险。可见,林则徐作为地方长官,面对灾难不是例行公事地救济了事,而是第一时间组织抢险救灾,甚至亲临一线。
2.2搞好粮食储备
赈灾是保障民生的重中之重,中国古代办赈却有两难:一是逢灾年难以筹粮,二是吏治腐败、层层盘剥。林则徐首先搞好粮食储备,道光四年正月,他回到江苏任职不久,便开始筹备省级义仓,并颁布《劝谕捐赈告示》,告诫地主不要“拥一己之厚资,而听万人之饿殍”,命地主们“已捐者速交,未捐者速捐”。林则徐在《致泉南函》中说:“奉檄承办省中义仓,官捐谷二万石,劝谕绅士捐输,冀可得三万石,有此积贮,以后闾阎黄口可免鸿嗷。所有一切章程,俱系弟酌议,呈部中阅定施行。”道光十三年,林则徐更是倡议各县分别筹建义仓,他甚至将巡抚衙门的最后一进院子也改建成义仓。时任娄县知县的毛应观后来回忆到:“又如癸巳岁,少穆制军议各县建丰备仓,苏省积谷至数万石,各州县奉饬有行有不行。时观宰娄邑,不避嫌怨,独立奉行,敦劝三载,建仓廒二十有四,积谷几及万石。”一旦遭遇歉收,林则徐不仅动用粮食储备放赈,更注意保障粮食市场的供应。道光三年,林则徐听从了富有办赈经验的齐彦槐的建议:“今使采买三千石以上者,中丞予以执照,一千石以上者,监司予以执照,愿往者十有三四矣。……照内注明某县采办平粜米商某某,约买米若干石,以免弊漏。采买已毕,饬取所在州县回照,载明米石、米价实数,以杜浮欺。……即传集米牙,分散城乡各铺户,铺户兑价而后受米。……惟请照采买之米,立簿一核,不得运贩他方,外来之米,去留听其自便,如此则市价平而人心亦平矣。一人采买获利,继起而采买者必多……”道光十一年,江苏因水灾发生粮荒,此时林则徐任河南布政使,两江总督、江苏巡抚请他帮助江苏采购粮食。林则徐趁机向江苏巡抚提出了向粮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广州一模文综试题及其答案.doc
-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26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人民版).ppt
-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第25课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doc
-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其参考答案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3届高三上学期联合竞赛语文试题.doc
-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其答案四川省南充高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doc
- 2013三明市5月质检语文试题及其答案.doc
- 2013学年高一政治生活单元测试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doc
- 2013最新题库大全2007_2012历史高考试题分项专题07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和社会生活.doc
- 2014.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资格考试试题及其答案(二).doc
- 2014.北京市高考压轴卷文综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