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权力观的分析.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分类号 密级 学校代码 10542 101020009 学号201 马克思的权力观研究 7 ResearchontheviewofMarx,Ser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 二O一五年五月 万方数据 摘 要 权力观问题是政治伦理、公共伦理和政治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 题,权力的本质、价值和道德基础乃其核心论域。它不但在现实层面 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而且在理论层面也受到学者们的探讨与关注。这 些学者们普遍认为,在马克思看来,权力本质上是“阶级压迫的暴力, 这其实是一种片面的认识。“阶级压迫的暴力”与其笼而统之地说是 权力的本质,不如准确地说是政治权力抑或国家权力的本质。权力的 本质同政治权力或者国家权力的本质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是 前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前者的内涵与外延远大于后者。马克思的权 力本质观至少是对政治权力或者国家权力、财产权力或者所有者的权 力、公共权力乃至家庭中家长权力等权力形式的抽象。 马克思从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共同生活的组织形式和人类共同 体共同利益等维度对权力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使用过诸如政治权力、 国家权力、政府权力、社会权力、财产权力、资本权力、家长的权力、 行政权力、执行权力、司法权力、人民的权力、贵族的权力等等一系 列概念,认为权力本质上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物之间的关 系,它是人类所创造出来的一种支配力量,并且以实现所有人的共同 利益为旨归。所以,马克思的权力本质观是基于实现公共利益的特定 力量支配关系。 异化理论贯穿于马克思的一生,决不仅限于青年时期。马克思也 明确使用过“异化的权力”、“权力异化等概念和用法。马克思的 权力异化观是马克思权力观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异化,实 质上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种被主体创造出来的客体 反过来统治、压制、压迫主体的关系。所谓权力异化,就是权力发展 到一定社会历史时期,权力的主体、权力的本质、权力的活动等权力 的全面属性丧失了本真意义和本来面目,变成了奴役人和实现特殊利 益的有组织的镇压性力量的现象。与流行的将权力异化视为权力的私 人化或者私利化的见解不同,马克思从社会群体和个人及社会制度和 万方数据 道德品质相结合的角度对权力异化提出了总的看法,认为权力异化是 人的异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权力发展到一定社会历史时期产生出自 己的对立面,变为控制、奴役人的异己力量的现象,它虽然与权力行 使者的道德品质有关,但更与社会制度有关。就其表现而言,权力异 化包含着权力主体异化、权力本质异化和权力活动异化三个层面。权 力主体的异化具体表现在权力所有者与权力行使者之间的异化以及 权力的掌握.Til,i7使者自身的异化。权力本质的异化表现在权力被用来 谋取个人利益和权力被用来谋取阶级利益。权力活动异化表现在服务 异化为奴役以及保护异化为施暴。 马克思认为异化的权力必将向其本来意义或者本真状态复归。这 种复归主要表现在:权力将“失去政治性质”并向无政治性质的权力 复归;权力主体由特定阶级向人民群众复归;本质上将由实现特定阶 级私利的工具向实现社会中所有成员共同利益的工具转变。同时,异 化权力的复归不可能凭空实现,而是需要条件的,具体包括:无产阶级 是实现异化权力复归的“物质武器”;革命是实现异化权力复归的现实 手段。在

文档评论(0)

whx0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