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12-13学年度初中三年级第一学期美术课教学安排
授课班级:3、4、5、6、7班 (周课时5节) 授课教师:见晶 周次 内 容 课 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第一单元 中国美术的辉煌历程与文化价值
活动一 欣赏与评述
活动二 讨论与研究
第二单元 写生及创作
活动一 拓展绘画——白描写生
活动二 拓展绘画——白描写生
活动三 创作与实践
活动四 展示与交流
第三单元 读书与藏书的情结
活动一 讨论与欣赏
活动二 创作与实践
活动三 创作与体验
活动四 展示与交流
第四单元 土与火的艺术
活动一 欣赏与评述
活动二 探索与实践
活动三 创作与体验
活动四 展示与交流
第五单元 现代工业设计欣赏
第六单元 小小礼品寄深情
活动一 新年感恩——小小礼品寄深情
活动二 制作书签和贺卡
活动三 展示与总结 2
4
4
4
1
3
第1、2周
第一单元中国美术的辉煌历程与文化价值
设计思路
本单元是中国美术的辉煌历程中先秦至两汉时期的欣赏与评述课,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到奴隶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其间派生出的美术作品也随时代的变换而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于这几个时期美术作品的理解,首先要建立在对其社会历史背景的了解上,才能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所以这节欣赏课有必要先让学生做些历史的“功课”,了解几个时期的社会制度、社会特点,以及收集感兴趣的相应时期的文献资料,著名的美术图片等等,并把他们编好组,一个组对应一个时期,组长负责简述时代特征和介绍两件这个时期里最有名的美术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欣赏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美术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与美术作品艺术特色之间的关系,并且能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认识美术的社会价值和审美特征。
教学重点
从先秦到两汉时期的美术作品的特色及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教学难点
对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组织教学
导入
三、讲述新课 教师检查学生课前准备的历史资料和图片;组织学生分组坐好。
教师提问:
为何大盂鼎这件西周的青铜器是国宝?
在它身上都体现了哪些方面的价值?
出示课题:
中国美术的辉煌历程与文化价值
1.教师请三组学生分别按照“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和“秦汉时期”的顺序介绍自己准备好的历史资料、文献及美术作品图片。
学生从美术价值、文化价值、社会历史价值等方面分析。
学生分组收集各类资料的工作在课前准备,讲述资料的同学要事先进行筛选。
其他同学认真听,可以补充,可以提问。 课前让学生做历史知识的准备,为这节课深入地理解美术作品的深层底蕴做铺垫。
吸引学生注意,设置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大盂鼎”—“西周青铜器”—“西周社会的重要礼器” —“国宝”的联想。
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团结协作能力。
四、模拟历史片段
五、小结
2.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述,补充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如:
(1)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彩陶上为何流行旋涡纹?它们产生的生活基础是什么?
(2)半坡文化彩陶为何以“人面”、“蛙”、“鱼”等图案居多?
(3)商代青铜器为何流行狞厉森严的饕餮纹?
(4)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出发去欣赏一件商周青铜器?
(5)秦代为何鲜有青铜器?浩荡的秦始皇兵马俑又反映了秦代的什么社会现象?
(6)画像石、画像砖为何流行于汉代?
每组学生根据本组资料和教师的讲解分析编排一个简短的社会情景模拟,以“我是半坡的先民”或“我是汉代人”等为题简述相应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中能够体察出的历史信息。
你以何种方法让2000年之后的人了解今天我们普通民众的生活状况、理解我们的思想信仰?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一步思考。
学生可以展开联想,充分发挥。
引导学生通过美术作品的审美特征发掘其内在的历史价值。
穿越历史时空,让学生想象作为古人的感觉。
将时空向后延伸2000年,让学生意识到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责任。 教学后记:
课时计划
活动二 讨论与研究
设计思路
本单元从有史料记载的画家及其作品入手,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沿着美术的发展脉络,让学生对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以及文化价值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和认识。本节课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到宋元时期,深入欣赏这一时期的一些代表作品。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评述活动,初步了解中国美术发展的历史面貌及其辉煌成就。能够初步认识和理解中国美术的艺术性和艺术魅力。
2.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鉴赏能力。
问题设计:
中国古代第一批著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