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设计审批培训(29期) 输油和输气管道--吴老师.ppt

压力管道设计审批培训(29期) 输油和输气管道--吴老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压力管道设计审批培训(29期) 输油和输气管道--吴老师

滑动摩檫系数(f)表 钢管与管基相对状态 滑动摩擦系数 钢管沿软泥或淤泥滑动 0.32 钢管沿细纱或沙砾层滑动 0.38~0.42 钢管沿致密的岩石滑动 0.45 钢管沿卵石面或碎石面滑动 0.50 (3)穿越管段沟埋敷设,应按下式进行抗漂浮核算。 W≥KFS 式中: K——稳定安全系数,对大、中型工程取 1.2,小型工程取1.2; (4)采取定向钻敷设或顶管敷设穿越管段,可不进行 抗漂浮核算。 (5)采用隧道敷设穿越管段,不进行水下稳定计算。 (1)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穿越管段可采用挖沟埋设、定向钻、顶管、 隧道敷设等方法。有条件的地段,也可采用裸露敷设。 (2)水域大型穿越工程,输油管道两岸应设置截断阀,输气管道可不 设截断阀。 (3)采用沟埋穿越管段: 1)穿越管段在常水位浸淹部位不宜设置弯头和固定墩;弯头和 固定墩宜设在常水位水边线50m以外。确需在常水位范围内设 弯头或固定墩时则必须将其埋设在洪水冲刷线以下稳定层中。 2)采用沟埋穿越管段, 挖深应根据工程等级与冲刷情况按下表 规定确定。 6.7 穿越河流的管道敷设 穿越水域管顶埋深表 (m) 类别 大型 中型 小型 备注 有冲刷或疏浚水域,应在设计洪水冲刷或规划疏浚线下 ≥1.0 ≥0.8 ≥0.5 注意船锚或疏浚机具不得 损伤防腐层 无冲刷或疏浚水域,应在水床底面以下 ≥1.5 ≥1.3 ≥1.0 河床为基岩时,嵌入基岩深度 (在设计洪水时不被冲刷) ≥0.8 ≥0.6 ≥0.5 用混凝土覆盖封顶, 防止淘刷 3)穿越管段的沟埋敷设,如采用自然回淤或勘察资料不能 确定冲刷范围和冲刷长度时,应进行上浮或位移核算。 可采用压石笼、加重块、复壁管灌浆或打桩等稳管措施。 4)岩石管沟的挖深应增加20cm;管沟入沟前应先填20cm厚的 砂类土或细土垫层。 (4)定向钻穿越: 1)对粘土、亚粘土、砂质河床,宜采用定向钻敷设;对岩石 、流沙、卵砾石河床,不宜采用定向钻敷设。一岸应有钻 机与泥浆池、蓄水池场地,另一岸应有管线组装场地。 2)采用定向钻敷设,应根据钻机的性能选择入土角宜为8°~ 18°和出土角宜为4°~ 12°。埋深应大于设计洪水冲 刷线以下6m。穿越管段最小曲率半径宜大于1500D,且不应 小于1200D。 (5)防护工程: 1)受水流淘刷或冲蚀威胁的穿越管段应修筑护坡工程; 2)河岸:防护工程设计洪水频率宜与穿越设计洪水频率相同,护岸顶高出设计洪水位0.5m,基底埋深在水床下1~2m,同时应满足低于设计冲刷线下1m。 3)护坡顺水流方向长度不应小于5m。 (1)管道穿越铁路、公路应符合铁路或公路规划和国家有关规定 (2)管道穿越铁路、公路应避开石方区、高填方区、路堑、道路两侧为坡 向的陡坡地段。 (3)在穿越铁路、公路的管段上,不应设置弯头和产生水平或竖向曲线。 (4)管道穿越铁路或II级以上高等级公路时,应设置保护套管。钢质套管 内径应比输送管外径大100~300mm,混凝土套管内 径不宜 小于1m。 套管与输送管之间应设绝缘支撑,保持良好的绝缘性能。套管两端使 用耐久的绝缘材料密封,套管端部伸出路基坡脚外路边沟外边缘不小于2m(5)采用钻孔穿越管道或套管时,其钻孔孔洞直径不应超过输送管道或套管 直径50mm。 6.8 管道穿越铁路、公路的设计要求 (6)穿越铁路管段或套管顶距路肩下1.7m,距自然地面或边沟底 1.0m;穿越公路管段或套管距路面下1.2m,距边沟底1.0m。 (7)管线与被穿铁路(公路)的夹角宜为90°不宜小于30 °。 (8)铁路(公路)高架桥交叉时,采取防护措施后交叉角可小于 30°管道防护长度在用地范围3m外。 (9)油气管道不宜利用现有铁路(公路)涵洞穿越。 (1)穿越I、II及高速公路、铁路(有套管)、III、IV级公路(无 套管)的油气管道设计系数比油气管道线路设计系数提高一级。 (2)穿越管道依据内压计算管子壁厚、外压进行强度和稳定性校核。 (3)钢套管或者无套管穿越管段,应按无内压状态验算在外力作用 下管子径向变形,其水平直径方向的变形量不得超过管子外直 径的3%。 (4)无套管穿越管段应进行强度、疲劳、变形、稳定性计算。 (5)无套管穿越管线距管顶以上50cm处应加警示带。 6.9 穿越铁路、

文档评论(0)

hao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