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
一.阶段特征
政治 封建国家分裂和长期动荡 (1)该时期除西晋的短暂统一外,国家多处于分裂割据状态。(2)五胡内迁,民族政权林立,政权更迭频繁。(3),地主阶级内部分化,形成了士族制度,政治日趋黑暗腐朽。(5)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经济 南方的开发和北方的恢复 (1)江南经济发展迅速,中原经济发展缓慢,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开始改变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
(2)寺院经济占重要地位。
(3)分裂、割据、战乱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商品的流通,商品经济水平较低。
(4)民族间经济交流频繁。 民族关系 民族迁徙和大融合 因民族迁徙,各族交往联系加强;统治阶级的改革,促使了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高潮,也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封建化进程。 对外关系 暂时中断 由于受这一时期国家分裂和政局动荡影响,传统的丝绸之路不太畅通,但佛教的传入出现高潮。 文化 鲜明的时代特征 科技成就领先世界;玄学、道教和佛教兴盛;文学艺术成就各具特色,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既打上了分裂割据的烙印,又体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特色。 二.考纲导图
三.知识探微
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及概况 220-280年 266-316年 317-420年 420-589年 439-581年 383年 494年 重要人物
人物 事迹及简评 人物 事迹及简评 马钧 曹操 孝文帝 王粲 刘徽 蔡文姬 祖冲之 陶渊明 贾思勰 蔡邕 裴秀 钟繇 郦道远 王羲之 葛洪 王献之 陶弘景 卫烁 法显 曹不兴 范缜 顾恺之 北魏太武帝 曹操 北周武帝 王粲 名词概念
三吴地区 洞庭湖 鄱阳湖 成都平原 劝课农桑 奖励耕织 安抚流民 兴修水利 翻车 水锥 水磨 二牛一人 一牛一人 渠堰堤塘 河西走廊 辽东地区 八辈之蚕 蜀锦 百炼钢技术 灌钢法 青瓷 白瓷 简牍 极限理论 圆周率 齐民要术 禹贡地域图 水经注 灵魂不灭 生死轮回 因果报应 寺塔 神灭论 建安文学 蒿里行 七哀诗 悲愤诗 归园田居 桃花源记 山水诗 兰亭序 黄庭经 佛像画 登池上楼 鲍照 采桑度 敕勒歌 木兰辞 楷书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石窟寺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四.重难突破·典题例证
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特点及成因
(1)江南经济发展。原因:北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南方相对安定。
(2)中原地区发展相对缓慢。原因:战争破坏,农耕规模缩小;少数民族内迁,畜牧业有所扩展;西汉时过度开垦导致环境破坏。
(3)士族庄园经济和寺庙经济占重要地位。原因:士族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佛教盛行。
(4)商品经济水平低。原因:社会动荡,城市经济遭到破坏。
(5)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原因: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 ★东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到推动作用
B.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生产技术
C.江南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
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
剖析:审题要注意“主要原因”的限制条件。从东晋南北朝的历史背景看,当时最主要的原因是北方人民的南迁,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技术条件和人力资源。A项不符合时代特征;B项中虽然江南越人从事农耕,但从其发展水平、人口数量等都构不成“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D项所述的优越的自然条件一直就存在,但只有到了这一时期才发挥其作用,说明这些自然条件也不是主要原因。
答案:B 2.均田制地位:是以国有或名义上的国有在私有制基础上实行的一种土地制度。主要内容是: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土地,种植谷物和桑麻。受田的农民,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粟、调帛或麻,还必须服徭役和兵役。受田的前提:一是政府手中要掌握大量的土地,二是国家要掌握精确的户口。 实行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封建国家对农民的经济剥削。 作用:使农民获得了部分土地,使北方农业生产和生活趋于稳定,开垦的荒地增多,政府财政收入有所增加。 影响:从北魏开始,直至隋、唐。均田制的具体内容虽有某些变化,但此项制度却基本沿袭下来。这是影响相当深远的一项重要措施。(1)科技进步(祖冲之圆周率和《缀术》),文学艺术的成就(乐府诗、小说、王羲之书法和顾恺之的绘画),反映了江南的迅速开发。 (2)陶渊明的田园诗、“玄学”的出现,反映了南方政治腐败,士族制度的盛行和腐朽。 (3)《齐民要术》总结北方农牧业生产经验,反映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封建化的趋势。 (4)北方民歌出现描述战乱的《木兰辞》,反映了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解读.pdf VIP
- 互联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监控系统北向接口规范V1.1.pdf VIP
- 软件配置管理计划(模板)-GJB438C.docx VIP
- 2024年3月17日多省(市、区)公务员考试《公安专业科目》真题及答案 .docx VIP
- 污水处理厂化验员工试题带答案.docx VIP
- 路基路面中线偏位试验检测记录表(坐标法).docx
- 广东省某焦化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docx
- SY-T 5824-93钻杆分级检验方法.pdf VIP
- 2021届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中国的自然环境专题跟踪训练.docx VIP
- 2021年12月12日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安专业科目》试题(网友回忆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