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宝山壁画 宝山壁画是引人注目的昂贵文物。此壁画发现于阿鲁科尔沁旗东沙布乡境内。1994年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宝山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杨贵妃教鹦鹉图》。该画高0.7米、宽2.3米,用于笔重彩绘制,最突出的表现了 晚唐风格。唐代擅长绘贵妇仕女的大师周昉绘制了《杨贵妃教鹦鹉图》,不仅享誉中原,而且还影响全国各地。发现于阿旗宝山古墓里的这幅画,就是契丹人聘请中原画家按照周氏风格绘制的, 技法深得周氏画风的真传。在唐人真迹稀如星风的今天,能够从中完整了解唐代人物画的杰出成就,堪称美术史研究的辛事。这幅壁画现今保存在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历经千年,恍如新绘,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欢迎大家观看! * 大雁 ②春秋迁徙 * 春秋迁徙——思乡之情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故乡渺何处?归思方悠悠。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赵嘏 《寒塘》) 鸿雁传书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天末怀李白》作为送书信的使者。 大雁 * 猿——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猿、杜鹃 杜鹃(子规、布谷)——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哀怨、思归 ) * 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诗人在逆境中对人生抱着乐观、豁达的态度,所以在萧萧暮雨中传来的杜鹃的啼鸣,让人感到其境颇为清远,其情颇为恬适。 *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鹧鸪 * 蝉——栖高饮露——志行高洁——高洁之士。 古人误以为蝉是靠餐风饮露为生的,故把蝉视为高洁的象征,并咏之颂之,或借此来寄托理想抱负,或以之暗喻自己坎坷不幸的身世。唐人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以“无人信高洁”喻自己的品性高洁却不为时人所理解。“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唐 虞世南《蝉》) 蝉 *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表达痛别离之情。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 因形象不美,叫声难听,常用以描荒凉、衰败之景,表凄清之情。如“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 “枯藤老树昏鸦” 乌鸦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难” 前两句以其写春天之美,给人以明快之感,有力地烘托了诗人的欢乐之情。 第3句以其声音之好,反衬物是人非的寂寞之情。第4句,以其声音之美来写音乐。 黄鹂(黄莺) * 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也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兴亡之感)。 燕子 * 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人抓住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大胆想象,让燕子成为四百年历史的见证人,在今昔对比中,表现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通过“似曾相识”的燕子,写出了时光的流逝,表达了词人对年华易逝、好景不常的人生感叹。 李好古的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谒金门·怀故居》),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韩颖洁_垂直和平行说课课件.ppt
- 韩语中的敬语和汉语敬意表达方式之比较.doc
- 航空航天的发展史(世界).ppt
- 鹤煤公司安全培训考试题库(瓦斯检查员).doc
- 黑龙江大学09_10学年第一学期《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复习重点.doc
- 黑龙江哈尔滨师大附中12_13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试题.doc
- 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2014_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doc
- 黑龙江省哈九中2013届下学期高三年级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 黑龙江省泰来县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基础知识调研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衡伟和中电华通合作的战略分析(wifi水质监测厂家).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