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巴音诺尔公-阿拉腾敖包晚古生代花岗岩成因及该地区构造背景
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巴音诺尔公-阿拉腾敖包晚古生代花岗岩成因及该地区构造背景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2
一、选题依据 2
二、研究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2
三、资料及研究现状 2
(一)地层方面 2
(二)构造方面 3
(三)成矿背景 4
四、主要研究思路、目的及意义 4
第二章 区域地层 5
一、元古界-古生界 5
(一)古元古界 6
(二)中新元古界 6
(三)古生界 7
二、 中生界 7
(一)上三叠统珊瑚井组 8
(二)中侏罗统龙凤山组 8
(三)白垩系 9
三、 新生界 9
(一)古近系始新统寺口子组 10
(二)古近系渐新统清水营组 10
(三) 新近系中新统红柳沟组 10
(四)新近系上新统苦泉组 10
(五) 第四系 10
第三章 区域构造演化综述 11
一、区域构造 11
二、区域地质演化史 11
第四章 构造背景与意义 12
一、构造背景 12
二、构造意义 12
结 论 13
参考文献 14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依据
紧密围绕查明成矿带成矿地质背景、解决重大地质问题开展工作,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测区特点,对区内构造一岩浆岩带进行详细划分和深入研究,查明其物质组成、时代、期次、演化规律及构造背景,研究构造-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建立区内构造-岩浆-成矿事件序列。加强区内构造单元划分、属性、演化序列及其相互关系的调查研究。查明区内断裂、褶皱等构造的性质、时代、序次及空间配置关系,建立区域构造格架。研究华北陆块、华北陆块北缘早古生代陆缘增生带和托托尚山古陆块南缘晚古生代陆缘增生带三个构造单元的相互间关系,探讨本区大地构造格架和发展演化等相关问题。调查总结火山-沉积作用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及其地质意义。
二、研究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地形呈南高北低状平均海拔900-1400米,地貌类型有沙漠戈壁、山地、低山丘陵、湖盆、起伏滩地等,土壤受地貌及生物气候条件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特征,由东南向西北依次分布有灰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在湖盆和低洼地区有盐碱土和沼泽土。
该区内地层时代的跨度大,自太古代到新生代各时代(纪)地层均有分布,断续出露有元古宇、寒武-奥陶系、志留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
图1-1 阿拉腾敖包-巴音诺尔公公社区域地质图
(二)构造方面
该区地处传统的华北地台北运活动带,为多个构造单元的交汇地带,地质构造复杂,但由于岩石露头差,前人对构造形迹的研究较为薄弱。
从现有的资料看,该区的主要构造线方向为近东西、北东和北西向。近东西向构造主要出现在测区中部的沙拉扎山两侧,而北东、南北西向构造主要发育在测区的南北两侧。该区内的构造形迹以断裂为主,褶皱相对不发育。
该区内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由古生代地质体组成的隆起与中生代地层构成的凹陷相间排列的特点。该区北部主要为北东向排列;中部表现为以近东西向展为特征。在其间分布有一系列的褶皱与断裂构造。
(三)成矿背景
该区内况差资源较为丰富,目前发现的矿中包括铅、锌、铜、铁、镍、锰、金、铂、稀有金属及非金属的石膏、芒硝、水晶、红柱石、盐等。其中金属矿产的分布与古生代侵入岩关系密切。
该区古生代及中生代区域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发育古生代海相、海陆交互相碎屑岩夹火山碎屑岩和白垩纪陆相火山岩及晚古生代—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成矿地质背景十分有利。目前,该区北部与蒙毗邻地区的矿产资源量却有较大差异。后者已发现勘查的矿产远远大于我区。为在找矿工作上有所突破,开展该地区的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和成矿条件对比与研究,从中总结出附合地质矿产实际的成矿规律,引进先进的找矿方法,将东北亚大陆做为统一整体,综合研究其成矿地质环境和成矿条件。
四、主要研究思路、目的及意义
通过对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巴音诺尔公-阿拉腾敖包晚古生代花岗岩的调查研究,了解其特征分布研究其成因及该地区构造背景。 以活动论、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构造地质学的构造解析原则,宏、微观相结合,表层与深部资料相结合,通过剖面观察和区域研究不同构造单元、不同时期构造样式、组合规律、构造层次及复合叠加关系,分别建立不同构造单元的演化模式。在查明区域构造演化的基础上,研究构造活动与岩浆侵入、变质作用等热事件的联系,建立构造-岩浆-变质演化序列,深入探讨板块运动规律及构造形成演化的动力学背景。根据岩石类型、结构构造、变质变形,有效地解体可能存在的复式岩体。对不同的侵入体有针对性地对采集分析、测试样品,研究其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厘定岩体的成因类型、定位机制和形成时代。应用现代层序地层学新理论、新方法将岩石地层单位纳入地层格架中,开展岩石地层和构造地(岩)层进行填图,加强各地层单元界面性质和接触关系的研究,强调地层叠置关系与其所处构造部位的一致性。依托主干剖面,结合路线调查资料,将岩性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