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流体力学第六章管路计算.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流体力学第六章管路计算

第六章 有压管道、孔口与管嘴出流 §6-1 简单短管中的恒定有压流 §6—2 长管中的恒定有压流 §6—3 给水管网水力计算基础 §6—4 有压管路中的水击 §6-5 薄壁孔口的恒定出流 §6-6 管嘴的恒定出流 §6-7 孔口(或管嘴)变水头出流 例:枝状送风管网由薄钢板制造,各段长度l1=l2=30m, l3= l4=25m,风量Q3=30000m3/h,Q4=40000m3/h,空气温度为20℃,限定风速不超过15m/s,局部阻力不计,试求各管段直径及风机风压。 解:计算各管段流量: 最后,进行支线(管段4)阻力平衡计算,因管段3和4出口压力均为大气压,进出口条件相同,故可认为并联管道,由 例:水平两环给水管网,已知用水点流量Q4=0.032m3/s,Q5=0.054m3/s,各管段均为铸铁管,长度及直径如表所示,试求各管段通过的流量(闭合差小于0.5即可) 思考题: 1有一泵循环管道,各支管全开时,支管流量分别为Q1,Q2,若将阀门A关小,其它条件不变,试认证主管流量Q如何变化,支管流量如何变化。 2.枝状送风管道,各段流量分别为Q1、Q2、Q3,若在支管2末端接长,如图中虚线所示,试问Q1、Q2、Q3有何变化? 3.应用长度同为l的两根管道,从水池A向水池B输水,其中粗管直径为细管径的两倍,两管的沿程阻力系数相同,局部阻力不计,试求两管中的流量比。 由直径不同的几段管段顺次连接而成的管道。 2.并联管道 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管道同在一处分出,又在另一处汇合,这种组合而成的管道。 并联管道的特点为: (1)各条管路在分叉点和汇合点之间的水头损失相等。 (2)管路中的总流量等于各并联管路上的流量之和。 并联管路一般按长管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a.各支管的流量与总流量间应满足连续方程: b.单位重量流体通过所并联的任何管段时水头损失皆相等。即: 复 杂 管 道 1.串联管道 类比电路 例:铸铁管长L=2500m,流量Q=0.25m3/s,作用水头H=25m,为充分利用水头,设计串联管道 解:(1)如按简单长管计算 水力计算表 aH1=0.105→d1=450mm 浪费水头,投资加大 aH2=0.196→d2=400mm 水头不够 (2)设计串联管路 d1=450mm→L1 d2=400mm→L2 解得 2.并联管道 类比电路 流体的自调性,阻力平衡 例1:某两层楼的供暖立管,管段1的d=20mm,总长20m,Σζ1=15,管段2的d=20mm,总长10m,Σζ2=15,管路λ=0.025,干管总流量Q=1L/s,求Q1和Q2 解:并联 解得 阻力平衡 水平失调 异程→同程 例2:流量Q=4L/s的泵从两个有初始液位差h=0.5m的油箱中吸油,在节点A以前的两条管路有相同的长度l=10m和直径d=50mm,若λ=0.03,不计局部阻力,求:(1)泵开始吸油时,每个油箱流出的流量q1和q2各为多少? 解: A点连续性方程 解得 (1) 必须pA≥0,列低油箱到A点的能量方程 会出现高位油箱向低位油箱倒灌的现象 注意:因q1=0,故q2=Q, 解得z≥1.27m (2)当h是多少时,由低位油箱流出的q2=0? (4)当z为多高,高位油箱泄空后空气不会进入泵 内,且又可使低位油箱可泄空? 令q2=0,解得h=1.27m (3)当h1.27m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6—3 给水管网水力计算基础 特点 1.枝状管网的水力计算(两类) (1)管网布置已定(Li,ζ,用户Qc,末端压力pc或hc),求di,作用压力p或H——新建管网 a.由连续性方程确定节点流量 b.由流量确定各管段管径 ve——经济流速(规范要求) 给排水管网:d=100-400mm,取0.6-1.0m/s, d400mm,取1.0-1.4m/s c.由控制线确定作用压力 或 d.阻力平衡,调整支管管径 (2)管网布置和作用压力已定,求di——校核计算,扩建管网 a.由连续性方程确定节点流量 b.由控制线确定水力坡度 1 2 3 4 Q3 Q4 按限定流速计算各管段直径 查莫迪图得:λ3=0.0145 le——局部损失折算成沿程损失的长度,称为局阻的当量长度(手册可查) c.由各管段J相等条件,计算各管段管径和损失 d.校核 e.计算支管管径 →标准化 2.环状管网的水力计算 (1)节点方程 (2)回路方程 校正流量ΔQ 展开,略去二阶微量 由 1 2 3 4 5 水塔 A B Q4 Q5 250 250 4-1 200 80 3-4 150 90 2-3 200 270 1-2 B 150 90 2-3 200 210 5-3 200 220 2-5 A 管径(mm) 长度(m

文档评论(0)

hao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