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湘江雅颂居地下室高支模方案
一、工程概况
1、高支模情况介绍
本工程在地下室主楼部分层高为5.25米,板厚为180mm及250mm;梁宽基本为240mm及300mm,梁高为300mm~700mm。支模架由地下室底板地面起架,此处高度5.25米,总面积约3500㎡。此部分模板安装符合支撑系统高度超过5米的高支模施工概念,故为高支模体系施工,特制定本方案。
二、方案设计及计算
(一)方案设计:
1、基础处理:
该高支模支承系统的基础为300厚现浇混凝土地下室底板,依据现场地基情况和施工经验,待混凝土强度达到90%以上开始搭设支模架。
2、支模架搭设:
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和现场实际情况,该高支模支承系统设计拟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钢管选用外径Φ48,壁厚3.0㎜的高频焊接管。 构造措施:梁底支撑间距300㎜,梁跨方向800㎜,板底立杆间距1000㎜×1000㎜;横杆步距1400㎜。沿支模架四周外立面满设剪刀撑,中部纵、横方向设置一道竖向剪刀撑,梁底纵向立杆满设竖向剪刀撑。立杆搭接应相互错位,且错位距离不小于1.5米。支模架在距地面20㎝设置纵横扫地杆,以增强架体的整体刚度。梁板底模选用优质18mm厚胶合板,底枋(@200mm)及横楞采用60×80杉木枋。高支模架构造详图见附后图二。
(二)5.250米高支模计算
2.1计算依据:
参照《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第2篇“常用结构计算”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进行下列计算。
2.2模板计算本工程高支模板系统均采用,取最大的梁来验算,其截面尺寸为×700㎜(b×h)侧模加强斜顶撑进行加固处理。m,宽0.3cm,钢筋混凝土自重(24kN/m3+1.5kN/m3)=25.5kN/m3,塌落度15~18cm,采用泵送卸料,浇注速度为1.60m/h,混凝土温度为10℃,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支撑架钢材抗拉强度设计值Q235为215N/mm2,普通螺栓为170N/mm2,模板允许挠度1.5mm,木枋间距240㎜。
2、荷载设计值:
1)混凝土侧压力
①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P514页公式8-6和8-7):
F1=0.22γct0β1β2V1/2
式中:F1—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
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
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其中t0=200/(T+15)(T为混凝土的浇捣温度(℃),取10℃);t0=200/(T+15)=200/(10+15)=8;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为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0;
β2—混凝土的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30㎜时,取0.85;50㎜—90㎜时,取1.0;110㎜—150㎜时,取1.15。
F1=0.22×25500×8×1.2×1.15×1.61/2
=78.342kN/m2
F2=γcH=25.5×0.7=17.85kN/m2
取两者中小值,即F2=17.85kN/m2
②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F=F1×分项系数
=17.85×1.2
=24.42KN/m2
⑵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
因为本工程采用泵送混凝土,取值为6KN/m2(经验值)
荷载设计值为6×1.4=8.40KN/m2
⑶荷载组合
F/=24.42+8.40=32.82KN/m2
3、验算:
1)模板验算(取梁底水平方向1m长板为计算截面):
18厚厚胶合板截面特征(查《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P511页表8-59):
I=1/12bh3=(1/12)×400×183=1.944×105mm4
m=105N/mm2(按酚醛树脂胶板)
W=1/6bh2=(1/6)×400×182=2.16×104mm3
E=11.1×103N/mm2(按酚醛树脂胶板)
[ω]=240/250=0.96 mm
①计算简图(按五等跨计算):
化为均布线荷载
q1= F/×1/1000=32.82×1/1000=32.82N/mm(用于计算承载力)
q2=F×1/1000=24.42×1/1000=24.42N/mm(用于验算挠度)
②抗弯强度验算(查《建筑施工手册》P52页表2-14):
Mmax=0.078×q1L22=0.078×32.82×2402=1.475×105N.mm
σmax= Mmax/W=1.475×105/2.16×104=6.83N/mm2m= 105N/mm2
符合要求。
③挠度验算:
ωmax=0.644×q2 L4/(100EI)=0.644×(24.42×2404)/(100×11.1×103×1.944×105)=0.242mm[ω]=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路劳务劳务施工方案.docx VIP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考试课外文言文小古文阅读理解含答案.pdf VIP
- 安全教育培训课件水利工程施工与安全.pptx
-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轨道交通信号工.pdf VIP
- 内部控制报告填报预算业务管理制度收支业务管理制度政府采购业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doc VIP
- Unit 4 Eat Well(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pdf
- 串行数据分析仪.pdf VIP
- 主检医师规范化及能力提升培训考试试题.pdf
- NY_T 2116-2012虫草制品中虫草素和腺苷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pdf
- 会计英语 全套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