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灣傳統廟宇文化資源產品設計競賽成果報告活動目的.PDF
中國科技大學 規劃與設計學院 室內設計系
台灣傳統廟宇文化資源產品設計競賽 成果報告
活動目的
本競賽邀請全國大專院校及高中職創意及設計相關科系之在學生,針對台灣傳統廟
宇文化資源產品設計,透過設計美學的轉化,發掘創新的概念或是具有商機潛力設計,
將台灣傳統廟宇文化產品推向市場,透過參賽者的設計創意將台灣傳統廟宇文化融入產
品設計中,提高台灣傳統廟宇文化的能見度,落實文化在地化、思維國際化的目標。
辦理單位
指導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中國科技大學 規劃設計學院
執行單位:中國科技大學 規劃設計學院 室內設計系
競賽說明
依據參賽者熟悉的環境選定具特色的台灣傳統廟宇,分析其文化特色做為產品設計
的元素。以文山區為例,文山區位於臺北市南郊,為通往新店、深坑、宜蘭必經要道,
其地勢為一小型盆地。開拓之初,到處污泥、荊棘;乾隆年間,先民由景美沿溪入墾,
至嘉慶道光之際漸成街肆,西邊設有萬盛、興福兩莊,東邊沿溪以木椿圍柵以拒山胞來
襲,漸成部落,故有木柵、霧裡薛社、內湖莊之產生,沿用甚久;至同治年間隸屬淡水
廳,又稱木柵莊、內湖莊、木見尾街;光緒初年置臺北府,仍屬淡水廳。臺灣光復初期、
隸屬臺北縣深坑鄉;民國三十九年三月一日政府為推行政令之需要,乃將深坑鄉劃分為
景美鎮、木柵鄉、深坑鄉三鄉鎮;民國五十七年七月一日景美鎮、木柵鄉改隸臺北市,
變更為景美、木柵兩區;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十二日行政區域調整,又將景美、木柵兩區
合併為文山區。
文山區指標性的廟宇有(參考資料:文山區公所/ 文山區志/卷六文教篇第四章宗教信/
仰 .tw/ct.asp?xItem=35590ctNode=4759mp=124121) :
(一)景美集應廟:位於景美街 37號,景美夜市內,供奉保儀尊王,俗稱尪公,相
傳為唐安史之亂與張巡同守睢陽之許遠。唐末河南光州固始一帶高、張、林三
姓遷往福建安溪,迨移民開墾就緒,乃於大坪鄉建集應廟以祀之。宋時封許遠
為保儀王,張巡為保儀大夫。另有兩人尊稱互易之說,謂保儀大夫為許遠,保
儀尊王為張巡。清乾隆初,高、張、林三姓後裔,自閩遷臺乃奉為守護之神。
嗣三姓分立,各自建廟,高姓於咸豐 10 年〈西元 1860 年〉建廟於竹圍內今景
美國小南側。同治 6 年〈西元 1867 年〉遷建於景美現址。現況係日大正 13 年
第 1頁 / 共 9頁
中國科技大學 規劃與設計學院 室內設計系
〈西元1924 年〉重修,尚保存古建築風貌。格局為兩殿兩廊兩護龍,為清代
中型寺廟之代表。
(二) 木柵集應廟:位於保儀路 76號,木柵國中對面。清光緒 20 年(1894)建於現址,
大正 10 年(1921)增建,民國 68 年因保儀路拓寬,重建成二層樓現貌,民國 72
年落成,原廟重要匾額及樑柱、文物多數皆有保留重新融入新廟建築中。
(三) 指南宮:位於萬壽路 115號。清光緒 8 年(1882)淡水知縣王彬林由大陸渡臺履
任時,從故鄉山西省永濟縣永樂宮分靈攜行至臺,初供奉於艋舺(萬華區)玉
清齋十分靈驗。光緒 8 年(1882)景美地區發生厲疫,傳言因呂仙祖神力才得以
平息,後鄉人感念其神威,經扶乩指示擇吉穴於光緒 16 年(1890)在木柵猴山岳
現址建廟,並基於「呂恩主在天庭居於南宮」、「濟世度人須要指南針」,命
名為「指南宮」。初為茅草成廟,大正 9 年(1920)因顯靈助九份金礦主開採順
利,於是重新翻修為水泥建築,後因神蹟不斷香火鼎盛,民國 48 、89 年曾進
行大修。另外民國 52 年起建淩霄寶殿,55 年完工,供奉玉皇大帝及三官大帝
等神明。民國62 年至 73 年興建大雄寶殿供奉觀世音菩薩、釋迦牟尼佛、阿彌
陀佛等。後山另有孔廟供奉至聖先師孔子、亞聖孟子、宗聖曾子等聖哲。
(四)仙岩廟:位於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