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玉米栽培学.ppt

  1.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 玉米栽培学

二、玉米器官形态与发育 玉米的叶 从下向上叶片由短变长,由窄变宽,果穗节或其下一节的叶片最长,以后又由长变短,并相对变宽。一般最长的叶片长达80-100cm,宽8-10cm。 大喇叭口:13、14叶期,此期缺水,“卡脖旱” 二、玉米器官形态与发育 玉米的叶 从下向上叶片由短变长,由窄变宽,果穗节或其下一节的叶片最长,以后又由长变短,并相对变宽。一般最长的叶片长达80-100cm,宽8-10cm。 大喇叭口:13、14叶期,此期缺水,“卡脖旱” 二、玉米器官形态与发育 玉米的叶 LAI变化:单峰曲线 拔节后急剧上升,抽雄至灌浆达到最大,以后下降。 最大LAI 平展型:3.5-4,丰产条件下4-4.5 紧凑型:>5 现在株型 以前株型 平展型: 45 紧奏型:30 二、玉米器官形态与发育 玉米的叶 对产量贡献:中部叶>上部叶>下部叶 穗位叶与其上、下两片叶对产量贡献最大 40-50% 棒三叶 二、玉米器官形态与发育 玉米的花与穗 雌雄同株异花; 雄穗是圆锥花序, 雌穗是穗状花序。 穗分化:雄穗分化早于雌穗。 二、玉米器官形态与发育 玉米的花与穗 雄穗是圆锥花序 由主轴和若干分枝组成 主轴和分枝上均着生成对小穗 每小穗:2片护颖、2朵小花 1个雄穗可产生1500-3000万粒花粉 雄穗抽出2-7d后开花,全穗开花历时7-10d 一天内盛花时间在上午7-11时,以8-10时最盛,占一天总花70%;午后占15%。 二、玉米器官形态与发育 玉米的花与穗 二、玉米器官形态与发育 玉米的花与穗 雌穗是穗状花序 变态侧枝,由茎节叶腋中腋芽发育而成 由穗柄、苞叶、果穗组成 果穗着生于穗柄上 苞叶相互重叠,包住果穗 玉米穗轴由侧枝顶芽形成,粗大,红色或白色; 二、玉米器官形态与发育 玉米的花与穗 穗轴节很密,每节着生2个无柄小穗,成对纵行排列; 每个雌小穗基部有2片护颖,中间2朵小花,一朵退化,一朵为结实小花,所以玉米果穗籽粒行数呈偶数,一般为14-18行。 结实小花:内、外颖,1个雌蕊,退化雄蕊 二、玉米器官形态与发育 玉米的花与穗 二、玉米器官形态与发育 玉米的花与穗 雌穗是穗状花序 雌穗抽出比雄穗稍晚,有的晚5-6天 雌穗吐丝比雄穗开花晚2-3天 果穗中下部花丝最先伸长,花丝受精能力一般保持5-7天左右,吐丝后2-5天受精能力最强 受精后,花丝停止伸长,颜色变红,逐渐枯萎 二、玉米器官形态与发育 玉米的花与穗 * 粉质型玉米子粒与硬粒型玉米相似,无光泽。胚乳由粉质淀粉组成,仅外层有少量角质淀粉,组织松软,易磨粉。 产量偏低,不耐贮藏,易受象鼻虫危害。 (7)粉质型 * 有稃型玉米植株多叶,子粒外有稃包住,有时有芒,常自交不孕。子粒坚硬,具有各种形状和颜色。 脱粒不便,无栽培价值。 (8)有稃型 * 优质蛋白玉米又称高赖氨酸玉米,是由一种隐性基因控制的一种胚乳突变体,其特点是赖氨酸含量较高,约为0.4%左右,比普通玉米高1倍以上。 高赖氨酸玉米主要有软质胚乳型、半硬质胚乳型和硬质胚乳型,目前高赖氨酸玉米育种正向半硬质胚乳型和硬质胚乳型发展。 优质蛋白玉米 其他一些特用玉米 * 普通玉米含油量为4%-5%,而目前生产上推广的高油玉米含油量在7%-9%。 在栽培上因高油性状涉及50多个基因位点的数量性状,不必隔离种植,具有花粉直感的遗传效应和与普通玉米杂交的杂交优势效应。 高油玉米 * 笋玉米又称玉米笋,是在玉米吐丝后尚未授粉时采收下来的幼嫩玉米果穗,含有丰富营养物质,是一种低热量、高纤维、无胆固醇、具有保健作用的特种蔬菜。 笋玉米 速冻玉米笋 * 青饲玉米也叫青贮玉米,是指收割玉米鲜嫩植株,或收获乳熟初期至蜡熟期的整株玉米,或在蜡熟期先采摘果穗,然后再把青绿茎叶的植株割下,经切碎加工后直接作牲口饲料,或贮藏发酵后用作牲畜饲料。 根据植株特征和生物学特性,青饲玉米可分为单秆和分枝两种类型,近年引进的墨西哥玉米就是典型的分枝型青饲玉米。 青饲玉米 * 高直链淀粉玉米是指玉米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在50%以上的玉米品种,而普通玉米的直链淀粉含量仅为27%左右。 直链淀粉的用途很广,已发展到30多个领域,如纺织、石油钻井、可降解塑料等。 高直链淀粉玉米 第二节 玉米栽培生物学基础 一、玉米生育进程 玉米的一生 从播种到新的种子成熟。 种子萌动发芽、出苗、拔节、孕穗、抽雄开花、吐丝、受精、灌浆直到成熟。 完成整个生育过程需70-150 d。 一、玉米生育进程 玉米的物候期 出苗:播种后第一片叶出土,苗高2cm 一、玉米生育进程 玉米的物候期 出苗:播种后第一片

文档评论(0)

jiqinyu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