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株新型饲料用酶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研究
一株新型饲料用酶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研究
?
????植酸酶(phytase)也称肌醇六磷酸酶(myo - inositol-hexaphoshate phosphohydrotase),它是催化植酸及其植酸盐水解产生肌醇和磷酸(或者磷酸盐)一类酶的总称…,分为两类,一是3一植酸酶(EC 3.1.3.8),二是6一植酸酶(EC 3.1.2.6),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饲料用酶。由于动物的消化道不能吸收植酸酶,大量未被利用的植酸磷排入环境,造成水域的富营养化污染。植酸酶可释放植酸中的磷,提高动物对磷的吸收利用率,减少排泄物中有机磷的含量。目前,对酸性植酸酶研究较多,它仅适用于单胃动物畜禽和少数鱼类(如虹鳟等),但不适于消化道为中性的鲤科鱼类,因此对中性植酸酶缺乏较深入的研究。鉴于此,我们从土壤中筛选出产中性植酸酶的高产菌株,对其菌株的培养和分泌中性植酸酶的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为扩大中性植酸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试剂
????植酸酶菌株分离样品:样品为将采集于威海郊区玉米地肥沃土壤中的植酸酶菌珠与麸皮、发芽小麦混匀并放置20余天后的混合物。
????试剂:植酸钠p - 0109(Sigma公司),植酸钙(湖北三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细菌营养肉汁平板培养基:蛋白胨10g/L、牛肉膏3g/L、NaC15g/L、琼脂15--20 g/L,pH 7.0。
????植酸钙筛选平板培养基:葡萄糖20g/L、CaC122g/L、NHaN035g/L、KC10.5g/L、MgS047H200.05g/L、Fe-S047H200.01g/L、MnS04 H200.叭g/L、植酸钙lg/L、琼脂15g/L,pH 7.0。
????产酶培养基:可溶性淀粉40g/L、胰蛋白胨10g/L、NAN028.6g/L、NHaN035.0g/L、K2HP040.10g/L、KC10.10g/L、MgC120.10g/L、MnC120.09g/L, pH 7.0.
1.2方法
????产中性植酸酶菌株的筛选:将土壤样品稀释后均匀涂布到筛选的培养基培养,3--4d后将产生透明圈的菌株接种于营养肉汁平板培养基,划线分离;挑选单菌落接种于筛选的培养基培养,3--4d后测量直径比(直径比=透明圈直径/菌落直径);选择直径比大的单菌落,编号后接入斜面种子培养基保存。
????挑取上述初筛菌株接种于细菌营养肉汁培养基,30℃、120--150r/min摇振培养24h后,按10%接种量接种于100mL的产酶培养基,30℃、150r/min摇振培养5d,每24h取5mL培养液,3000r/min离心去菌体,上清液利用截留分子量为I0000U的透析袋在去离子水中透析3--4h,得到去除无机磷的酶液用于酶活性测定,根据酶活力大小对菌株进行复筛。
????培养条件对产酶的影响:分别采用不同的发酵温度、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和装液量,经培养后测定发酵液酶活,找出最佳培养条件;更改培养基碳氮组成,以找出最佳碳氮源。
????酶活测定方法:采用硫酸亚铁一钼蓝法测定酶活l 6]。酶活性单位(U)定义为:在一定条件下,每分钟释放出1 nmol无机磷所需的酶量为一个酶活性单位,用U表示,单位为nmol/min。
2结果与分析2.1??菌株筛选土样经过筛选培养基涂布、富集培养、多次划线分离、点种筛选,共初筛出21株植酸酶产生菌。然后,再筛选出其中透明圈与菌落直径比值较大的10株(以phy代表植酸酶菌株),在30℃、150r/min振荡下分别进行发酵培养24h,测定其发酵液酶活力大小。结果见表l。由表1可见,所筛选出的10个菌株的透明圈与菌落直径比均在1.9--2.5之间,得到酶活大于100IU/mL的菌株有2株,即菌株phy7和phylO。phyl0经16SrDNA序列测定与分析,得到该菌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且从系统发育树得出该菌归属绿脓假单胞菌.
2.2中性植酸酶产酶发酵条件
????以phyl0为实验菌株进行产酶条件研究。
????培养基起始pH对产酶的影响:配制不同起始pH值(4.0—9.0)的液体发酵培养基,30℃、150 r/min、10%的接种量振荡培养24 h后测定其发酵液酶活,结果见图1。从图l可见,pH为4.0--5.0时产酶增长最快,pH为5.0时产酶量最多,pH为6.0之后时产酶量迅速下降,因此确定最佳培养基起始pH为5.0。
????发酵温度对产酶的影响:在20--40℃发酵温度下,150 r/min振荡培养24h,测定其发酵液酶活,结果见图2。图2表明,发酵温度为30℃时产酶量最高,发酵温度为25℃和35℃时酶活都有所下降,发酵温度为20℃和40℃时产酶量最低,因此最佳发酵温度为3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Φ146.6的药瓶及其瓶盖的塑料模具的设计毕业论文.doc
- Φ50轴用翻盖冲孔、落料、拉伸、翻边复合模具设计开题报告.doc
- _微量元素营养作用与中微量元素肥料.ppt
- φ35m环形加热炉炉底机械设计机械毕业设计论文.doc
- “135”工程创业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3S”技术在测绘学科的发展与应用.doc
- “OFF THE MAP” 版式设计集.doc
-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绍兴换流站土建B包施工组织设计.doc
- “一村一品”彰显个性特色.doc
- “一球一毽”推动农村小学特色发展的研究开题报告.doc
- 2025AACR十大热门靶点推荐和解读报告52页.docx
- 财务部管理报表.xlsx
-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1课件第二章恒定电流第7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ppt
-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课件)-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部编版).pptx
- 俄罗斯知识点训练课件-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2024).pptx
- 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内课件(统编版).pptx
-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七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7.2.1.ppt
- 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4章第3讲圆周运动.ppt
-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件53Lifeinthefuture.ppt
- 2025-2030衣柜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