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本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综述了前人在复合材料冲击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
上的成果,指出了复合材料冲击实验研究中没有统一的实验规范,冲击破坏难以
量化,复合材料实验结果的离散性较大等问题,而复合材料冲击的数值模拟研究
也存在对冲击接触问题和复合材料结构模型的过度简化,没有合适的层间破坏和
复合材料材料破坏模型,而且理论研究结果难以直接为工程实际采用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香港科技大学余同希教授等提出的改性竹铝复合板的
设想为原型,对复合材料应用中主要关心的低速冲击作用下结构的冲击破坏问题
进行了实验和数值研究。尝试着通过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索了一条
可以很容易推广到工程实际应用中的数值模拟方法。
本文首先介绍了改性竹铝复合扳的制备方法和复合板静态力学性能测试的前
期研究工作成果。并对复合板的静态实验研究进行了总结。
在研究中我们首先利用落锤冲击实验机研究了周边固支夹持的单向和交叉竹
铝复合板在低速大质量冲击下的结构响应行为。获得了不同冲击速度下单向和交
叉竹铝复合板的冲击力曲线,并用超声扫描和解体法对复合板中的冲击破坏形态
进行了观察。实验中发现交叉竹铝复合板中的主要破坏机制为层间脱层破坏,而
单向竹铝复合板则主要破坏形式为层内改性竹的材料破坏。
然后我们通过适当的假设建立了合适的材料和层间破坏模型,利用现有的商
用软件ABAQUS/Explicit对改性竹复合板的冲击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
在数值模拟中,首先在总结竹铝复合板的静态材料性能实验基础上,提出了
用Hill塑性势结合塑性软化模型的各向异性塑性软化材料模型,模拟了改性竹在
不同方向上不同的破坏行为,并用层间双节点结构和最大节点力破坏准则模拟了
层间脱层破坏的产生和扩展过程。在冲击动态接触过程的处理上,则采用了
ABAQUS中主从面几何接触模型,直接利用冲击物的初始速度条件和几何边界条
件,将落锤冲击与复合板的变形和破坏进行联立求解。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
的比较证实,虽然各向异性塑性软化与改性竹的实际破坏过程在微观机制上有着
本质的差别,但在材料和结构的宏观响应行为上却是一致的。与复合板冲击实验
曲线的比较也证实采用上述数值模拟方法可以很好地模拟复合板的冲击动态响应
和层间脱层破坏过程。
最后,通过与实验结果比较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有效性后,进一步利用这一模
型研究了层问不同粘接条件、不同改性竹层厚度以及改性竹的压缩比对复合板冲
击响应行为和抗冲击破坏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竹铝复合板的进一步优化设
计提供了指导材料。
研究发现复合板在不同方向上有着完全不同的破坏形式,层间脱层破坏是交
叉复合板所特有的一种破坏形式,层间分离型脱层只发生在上一层弯曲模量小于
其相邻下一层的弯曲模量的层问界面,而在上一层弯趋模量大于其相邻下一层弯
曲模量的层间界面只发生剪切型层间破坏。在保持复合板总厚度不变的条件下,
通过减小复合板中每一层改性竹的厚度,增加改性竹的层数,可以显著减小复合
板的层间脱层破坏,而简单地提高层间粘接强度并不能完全抑制层间破坏的发生。
在复合板中使用不同压缩比的改性竹并不会对复合板的冲击响应造成太大的影
响,但会显著改变冲击动能在复合板局部压入和结构整体变形二者之间的分配比
仍】。
●
全文最后对复合板的冲击研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复合板改进设计的建议,并
对改性竹复合板的应用前景及其环境和经济效应进行了展望。
ABASTRACT
the three of materials
decades,the have
past applications
During composite grown
nowbecome around
and theworl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