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大堤对湛江湾水动力环境影响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海大堤对Nfr湾水动力环境影响的研究 摘 要 涉海活动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适当的涉海活动可以对当地城市的 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促进社会发展,造福人民。然而,没有科学依据的过 度涉海将会对涉海海域内的水动力环境、水质环境、泥沙运动规律和生态环境等 造成一定影响,在海湾中进行涉海活动引起的负面影响已倍受关注。但是目前全 面评价涉海活动对海湾水动力环境改变的细致研究尚不多见。 本文以连接湛江市和东海岛的东海大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地潮流、潮位 观测,经过分析,发现紧靠东海大堤两侧水域观测点潮汐、潮流形态差别较大, 为了更好的分析其变化,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其进行解释。 针对湛江湾及其附近海域海底底地形复杂,滩涂面积大且分布不均匀,岸线 弯曲不规则等地形特点,本文首次利用三维漫滩水动力模型FVCOM,采用有限 体积法,三角形网格,以及干湿边界处理方法,结合水交换模块,建立了数值模 型,并通过实测资料验证,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由于湛江湾有较大面积滩涂,论文讨论了采用固定边界和干湿网格数值模拟 方法对湛江湾的水动力场模拟的影响,发现:如果不采用干湿网格方法,不考虑 湛江湾内的滩涂部分,湛江海域的主要分潮的振幅、迟角均减小,其中M2分潮 振幅、迟角最大分别减少10cm、20度以上,潮流流速变小,特别是湛江湾和雷 州湾内,海水流速减小较大,纳潮量减小21%以上,整个湛江湾内水体半交换时 间延长9.4天,水交换率降低,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不能准确反映湛江海域的 现状,这也展现了干湿网格方法的优点,说明在滩涂较大的海湾使用干湿网格方 法是必要的,并说明了湾内广大滩涂对维持海湾水动力环境的重要性。 在建立的湛江湾模型基础上,分别模拟计算了大堤现状以及1958年大堤修 建之前湛江湾的纳潮量、流场、潮位、余流等水动力特征,以及大堤修建前后湛 江湾内水体的半交换时间,并对大堤修建前后湛江湾内的水动力状况和水交换率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1958年大堤建成之后,湛江湾的潮汐、潮流场均 发生较大改变,其中从东海岛西侧湾口向大堤西侧水域的潮汐振幅、迟角明显增 加,靠近大堤西侧处增加最大,分潮中以M2分潮变化最大,振幅增加8cm以上, 迟角增加20度以上,大堤东侧(湛江湾)潮汐形态变化不大;大堤西侧通明海 海域潮流流向与建堤前相比基本完全相反,最大流速变化在100crrds以上,大堤 东侧潮流流向变化不大,但流速大大减小;而由于东海大堤的修建,整个湛江湾 以上:整个湛江湾的水体半交换时间从建堤前的45.8天,延长至建堤后的80.6 天,延长34天以上,使湾内的水交换率大大降低,特别是湾内靠近大堤东侧水 体,其半交换时间从建堤前的12天,延长至100天以上,而在考虑湛江湾全年 主导的东向风的情况下,建堤前后湾内的水体半交换时间将更加延长,分布延迟 4天和6天左右,可见由于东海大堤的修建,对湛江湾内的水动力和水质环境造 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在计算水体半交换时间的基础上,本文还用粒子追踪方法模 拟了粒子的运动轨迹,更加直观的展示了粒子排出湾外的过程路径。 关键词:湛江湾、数值模型、潮汐、潮流、水动力环境 On Damonthe ResearchTheEffectsof i Dongha i CEnvi ronmentofthe i Hydrodynam ZhanjangBay Abstract atthe areasis to the marine andcoastal the estuary engineering important ofhuma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x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