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模式探究与实践____课题申报书
编号:
丽水市“新陶行知”培训项目
专项科研课题申报书
课 题 名 称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模式探究与实践
学 科 分 类_____ _______
课 题 负 责 人_____ 施振瑜 _______
负责人所在单位_____ 缙云县笕川小学 _______
填 表 日 期_____ 2013年12月 __
杭州师范大学 丽水学院
2013年9月印制
申请者的承诺:
我承诺对本人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如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申报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课题管理的相关规定,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成人)教育学院有权使用本表所有数据和资料。
申请人(签名):施振瑜
2013年 12 月 29 日
填 表 说 明
一、请在计算机上如实填写。
二、申报书报送一式二份。统一用A4纸印制、左侧装订,报送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三、本表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并加盖公章,以承担信誉保证和管理职责后方可上报。
填 写 数 据 表 注 意 事 项
一、请如实认真填写本表数据。
二、部分栏目填写说明:
课题名称——应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20个汉字。
主 题 词——按研究内容设立。最多不超过4个主题词,词与词之间空一格。
课题类别——无需填写。
工作单位——按单位公章填写全称。
通讯地址——详细填写,必须包括街(路)名和门牌号,不能以单位名称代替通讯地址。注意填写邮政编码。
主要参加者——必须真正参加本项目的研究工作,可邀请理论或实践导师加入,但不含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栏目不够可加附页。
预期成果——指最终研究成果形式, “论文”填“A”,“研究报告”填“B”,实践改良方案填“C”。可选报1项或2项,字数以中文千字为单位。
一、数据表
课题名称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模式探究与实践 主 题 词 心理健康教育 课题类别 负责人姓名 施振瑜 性别 女 民族 汉 出生年月 1987年11月 职务称号 工作单位 缙云县笕川小学 固定电话 0578-3174350 移动电话电子邮箱 414558783@ 通信地址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新碧镇西岩村19-6 邮政编码 321402 课题组主
要
成员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职称 研究专长 工 作 单 位 施振瑜 女 1987.11 小一 数学、德育 缙云县笕川小学 陈毅力 男 1978.10 小高 数学、德育 缙云县笕川小学 赵岳相 男 1977.06 小高 数学、教学管理 缙云县笕川小学 王小敏 女 1982.05 小高 德育 缙云县笕川小学 施国华 男 1976.08 小高 数学、教育教研 缙云县笕川小学 徐晓明 女 1987.03 小一 数据整理 缙云县笕川小学 预期成果 A B 字数(千字) 预计完成时间 2015年 3 月 二、课题论证
分要点阐述本课题的选题背景和意义,核心概念界定,已有相关研究述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施步骤,限3000字以内。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叶一舵教授曾提出“建构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各种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每一个地区乃至每一所学校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叶一舵,2oo3)。
心理健康教育曾经在我国风靡一时,随着它的崛起,大部分学校也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了心理咨询师。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否能够一帆风顺?答案是不确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也并非所有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一个模式。只有找到适合自己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持之以恒的去做这样的一份工作,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所招收的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留守家庭及外省市打工者子女。大部分孩子由年迈的老人代为抚养或是寄宿在其他亲戚家里,往往家长们只管孩子吃饱穿暖,而心理上的关注却是极其微小的。而学校大部分教师却也以孩子的学业成绩为重点,往往会忽视孩子的心理状况。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的心理往往会比较脆弱,容易被不良情绪所影响,如果稍有疏忽,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终身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