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梅雨期苏北大暴雨的时空结构分析和非线性亚临界对称不稳定.pdf

一次梅雨期苏北大暴雨的时空结构分析和非线性亚临界对称不稳定.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本文采用高空和地面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和IXI。NCEP全球再分 析资料,对2006年6月28日一7月5日发生在江淮流域强降水过程,从天气形 V2.2模 势、水汽条件、降水实况和动力场诊断各方面进行分析,并利用WRF 式对其中6月30日oo时一7月1日12时发生在江苏宝应地区的大暴雨过程进 行数值模拟,利用模拟得到的高时空分辨率资料对环境风场的垂直切变、水平 螺旋度、经向垂直环流及涡散度场的时空变化情况进行诊断分析,并采用中尺 度带通滤波方法,从模式输出的预报场中提取中尺度扰动风场,对暴雨发生前 后的非线性亚临界对称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6月28日一7月5日 江淮流域强降水过程中,中高纬经历两次两槽一脊形势的调整,造成两次冷空 气南下。低纬地区西风增强,输送水汽到中南半岛,副高外围偏南气流进一步 输送水汽到中国东、南部,与南下冷空气先后交汇于30一35。N间,造成此次持 续性的强降水过程;(2)整层大气平均风垂直切变矢量转为西南偏西风后,其 南风分量随时问增大到最大值对暴雨的发生有提前5_4小时的指示意义,相应 时刻绝对水平螺旋度亦达到极值;(3)暴雨发生前3小时首次出现强烈的整层 垂直上升气流,预示大暴雨的发生;(4)在暴雨发生前9小时,高层200b.Pa涡 散度两波呈Ⅱ/2位相差,对应强烈地转不平衡的重力波,随时间向下传播,至 暴雨发生前3小时下传到800hPa;(5)低层湿位涡负极值的出现对暴雨发生有 提前大约3小时的指示意义。当雨区周围低层大气湿斜压性和水平风垂直切变 较强时,湿斜压项可与湿正压项量级相当。湿斜压部分主要作用于低层的环境 大气,湿正压项的尺度与雨团尺度相当;(6)暴雨发生前2.1小时,中尺度非 线性亚I临界对称不稳定达到极值,激发暴雨发生,并对大暴雨的发生有重要的 指示意义。(7)线性对称不稳定主要发生在925hPa上,亚临界对称不稳定主要 发生在700hPa上,当发生50mm以上的强降水时,线性对称稳定性理论未能较 好解释降水,可采用非线性亚临界对称不稳定予以解释。(8)强降水大部分发 生在高层扰动风场极大值南侧和低层扰动风场极大值北侧之间。(9)暴雨发生 前6小时,在750.500hPa中尺度纬向、经向扰动风场加强,非线性亚临界对称 不稳定能量积聚,并在暴雨发生前3小时开始释放,触发暴雨产生。 关键词:非线性;亚临界对称不稳定;暴雨;垂直切变 Abstract Basedonconventionalobservational satellite datasets,infrared pictures,and in NCEP rain occurred river data,a Yangtze-Huaihe reanalysisheavyprocess valley 28也Juneto inthe of2006.is and during 5曲July year synopticallyanalyzed numericalmodel isusedto mesoscaie WRF(v2.21 dynamicallydiagnosed.The the 30 01 simulatethe rainfall

文档评论(0)

hblybd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