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带给我们的历史教训.doc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联解体带给我们的历史教训

苏共亡党、苏联解体带给我们的历史教训 专题片《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1-8集)》解说词 - 第1集 苏共兴衰的历史轨迹 “亲爱的朋友,我们都爱列宁山,让我们迎接黎明的曙光,从高高山上我们遥望四方,莫斯科的风光多明亮,工厂的烟囱高高插入云霄,克里姆林宫顶红星照耀,世界的希望,俄罗斯的心脏,我们的首都,莫斯科……” 凡是上了年纪的中国人,都会熟悉这首令人怀想而又憧憬的旋律,也会熟悉这座曾经深刻影响过中俄两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标志性建筑。这里,是列宁和十月革命的故乡,也曾经是我们无数革命先辈浴血奋斗建立新社会的榜样。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尽管中苏两党之间曾经有过严重分歧,甚至发生过激烈的争论,但是,在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心中,都始终牵埋着对列宁和十月革命故乡深深的情结。 苏联共产党是一个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无产阶级政党,创建于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历史转折时期。 1898年3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明斯克秘密召开。代表大会宣告了党的成立,这具有很大的政治意义和革命宣传的作用。但这次大会没有制定党纲,被选出的三名中央委员中的二名不久即被逮捕,实际上党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为了创建无产阶级的新型革命政党,列宁和普列汉诺夫等人于1900年创办了《火星报》,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制定了一份纲领草案。 1903年7至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先后在布鲁塞尔和伦敦举行,会上出现了激烈的争论。列宁用多达上百次的发言,阐述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在选举党的领导机构时,列宁及其支持者取得了多数。于是拥护列宁主张的人便被称为“多数派”,俄文为“布尔什维克”;而反对列宁主张的人则被称为“少数派”,俄文为“孟什维克”。 党的二大通过了体现马克思主义革命路线的党纲,明确提出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选出了以列宁为首的执行革命路线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领导机构,从而揭开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历史上崭新的一页。 列宁是这一新型革命政党的主要缔造者。 1917年2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在布尔什维克党组织的积极参与和领导下,俄国人民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但是,革命的果实却落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 这,就是第二届临时联合政府总理克伦斯基。由于这个政府对外坚持参与帝国主义战争、对内继续镇压革命群众而很快陷入了严重的危机。 列宁对形势做出了准确判断,及时提出了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号召,并领导布尔什维克党果断地发动了震惊世界的彼得格勒十月武装起义。 20万工人赤卫队员和革命士兵参加了起义。 列宁在起义者的欢呼声中走向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主席台,宣告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 世界上第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诞生了。 面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国内外反动势力发动了武装进攻,企图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英勇的苏俄人民和刚刚组建的红军粉碎了资产阶级和地主的疯狂反扑,击败了高尔察克和邓尼金的武装叛乱,击退了英国、美国、法国、日本等14个帝国主义国家联合的武装干涉,捍卫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成果和新生的苏维埃政权。1922年底正式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亦简称苏联。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先后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对如何在俄国这样的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在创立无产阶级政权的艰苦岁月中,列宁积劳成疾,特别是加上国内反动势力行刺的枪伤,1924年1月21日,这位年仅54岁的伟大领袖,在开始探索如何巩固红色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时刻,过早地离开了他无限热爱的人民和土地。 斯大林接过了继续探索巩固新生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重任。 苏联共产党和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1929年至1937年,苏联工业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向前发展,苏联1937年的工业总产值比1913年增长了7倍,而同期资本主义国家只增长0.3%。通过第一、第二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工业总产值从欧洲的第四位,一跃成为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在短时期内奇迹般地变成了举世公认、雄视世界的社会主义工业强国。 1939年,希特勒点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悍然向苏联发动了进攻。在战争初期,苏军遭受了重大损失。 但是,苏联人民在苏共和斯大林的坚强领导下,依靠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迅速转入战时体制,调动和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同德国法西斯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

文档评论(0)

hao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