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复习课(第一课时3).ppt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 细胞膜__系统的边界 * * 考点一 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1.细胞膜的成分 与细胞膜上的部分蛋白质和脂质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脂,与细胞识别等作用有关 约2% —10% 糖类 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功能越复杂的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约40% 蛋白质 其中的磷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约50% 脂质 在细胞膜中的作用 所占比例 成分 【例1】[2009年海南高考题]能使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均破坏的一组酶是 ( ) A.淀粉酶、纤维素酶、溶菌酶 B.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 C.果胶酶、溶菌酶、纤维素酶 D.磷脂酶、淀粉酶、蛋白酶 B *随讲随练* 1.“获得细胞蛋白质详图”是重大科技成果之一。科学家揭示出了电压控制的钾通道,这是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分辨率的分子图像。这些通道是负责钾离子进出细胞的看门蛋白质,它们在神经和肌肉细胞上的作用与晶体管在计算机中的作用一样。这是继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表彰的成果后,又一个关于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研究成果。这一成果从另一侧面证明了细胞膜具有 ( ) A.免疫功能 B.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的功能 C.识别功能 D.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D ①性激素 ②维生素D ③胆固醇 ④磷脂 ⑤脂肪 A.①③④ B. ④⑤ C. ②③ ④ D. ③④ 2.构成细胞膜的脂质包括( ) D 3.对于同一个生物体来说,下列细胞中,其细胞膜的成分中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最多的是( ) A.分生区细胞 B.成熟区细胞 C.伸长区细胞 D.表皮细胞 B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选材: 原因: 提纯方法: 差速离心法 没有细胞壁 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 红细胞数目多 处理方法及(原理): 吸水涨破(渗透作用) 考点二 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选材: 制作装片: 用滴管取一滴红细胞稀释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观察: 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 (从低倍镜到高倍镜) 滴蒸馏水: 用引流法(在盖玻片的一侧滴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观察: 结果: 凹陷消失,体积增大,细胞破裂,内容物流出,获得细胞膜 实验过程: 猪(或牛、羊、人)的新鲜的红细胞稀释液 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 [例1] (多选)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时,下列操作步骤中不正确的是( ) A.??用稀释的鸡血制成红细胞临时装片 B. 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后再用高倍镜观察 在盖玻片一侧滴生理盐水 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A、C 1.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C.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D.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 B 电镜下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 1959年 罗伯特森 在荷兰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推测 20世纪 40年代 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1925年 荷兰科学家 将膜分离出来,通过化学分析 20世纪初 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通透性的实验 19世纪末 欧文顿 结论或假说 依 据 时间 科学家 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脂质两边各覆盖着蛋白质 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考点三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972年 桑格和尼克森 人鼠细胞融合实验 1970年 膜蛋白并不是全部平铺在脂质表面,有的蛋白质是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中的 20世纪 60年代 结论或假说 依 据 时间 科学家 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提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实验 细胞 融合 37℃ 40min 1970年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荧光标记法) 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具有流动性 人细胞 小鼠细胞 杂交细胞 实验证明: 蛋白质分子 时间:1972年 人物:桑格和 尼克森 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磷脂双分子层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教材解读课件(统编版2024).pptx
- 医学成像技术原理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 幼儿园防恐防暴演练总结(32篇).docx VIP
- 2024年秋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课标版).docx VIP
- ktv酒水供销合同范本.docx VIP
- 第3课+追求人生理想+第一框+第3目【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第9讲 《反兴奋剂条例》.ppt VIP
- 无人驾驶技术在矿用电机车的应用.docx VIP
-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pdf VIP
- (高清版)B-T 19889.7-2022 声学 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 第7部分:撞击声隔声的现场测量.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