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望令的忧思与葬莫的追求
i;; 学州20l2年第4期
生命的忧思与本真的追求
— — 论庄子的人生哲学
周黄琴
摘 要:庄子的人生哲学不是消极没落,而是一种积极探讨人生意义与本真生活的哲学。当世人
在错误观念的导引下,纷纷堕入物欲的追逐与观念的纷争之中,以致社会动乱不堪,生命本真的意义完
全被遮蔽与破坏。庄子以其敏锐的洞察力窥视到人类异化发展 的趋向,并用批判的手段不断揭露出社
会发展过程 中违背人性的方面,试图由此来唤醒人类被遮蔽的本性,使人重新回归到本真的家园。
关键词:物欲 ;相对;本真
中图分类号 :B2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7387(2012)40—0102—06
自有意识以来,人类就不停地探寻着生命的来源与意义,即人从何而来,将归何处以及其意义性。
这一系列的问题曾令无数思想家为之殚精竭虑,而庄子乃是中国传统思想中最为突出的代表,可世人
却曾一度把庄子的生命哲学曲解为消极没落的阿Q精神。然而,当笔者重归 《庄子》文本时,则发现它却
给人展现出内容无比丰富、意义极为深远的人生世界图景,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一 、生存境遇的忧虑
人既是庄子哲学的起点,也是庄子哲学的归宿,甚至可以说,整部 《庄子》就是关于人类生存问题的
哲学。其实,在人类的早期时代,就开启了对生命的思索。当弱小之人面对极其强大的外在之物时,其
不得不把 自己的生命寄托给更强大的 “天”或 “帝”,甚至整个国家的社会秩序都是依此而建立起来。
如据 《尚书》的记载,汤在征伐前就曾对士兵说:“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夏氏有
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由此可见,人因信仰而获得安定与救赎。
然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理性的觉醒,原始宗教的神圣性出现了瓦解,从而导致人的精神世
界陷于迷乱与无序之中。所以,孔子想通过 “仁”与 “礼”来重构社会的安定,而老子就想用 “道”来为社
会重构秩序,可是,他们的努力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也没有阻止诸侯混战的发生。到战国时,社会陷
入更残酷的混乱之中,真可谓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对此,《庄子》篇有一定的描述,如 “今世殊死者相
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_2J。而且,从 《左传》与 《史记》的资料记载上看,相对来说,春秋时
的战争,其规模与死伤程度都相对比较小,但战国混战的残忍性是无法比拟的,乃至 “一坑便是数十万
人。”这种悲惨的生存境遇无不激起性情中的庄子对生命境遇的忧虑与生命价值的思考。
在庄子看来,忧患无处不在,“人之生也,与忧俱生。”然 “寿者恬恬,久忧不死,何之苦也 !”(《至
乐》)可见,庄子不仅对人生产生出强烈的忧患意识,而且对忧患人生的存在价值也提出了质问。虽然,
徐复观曾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 “忧患意识”,如 《易传》早就提出 《易经》之作是缘起于人的 “忧
收稿 日期:2012—05—23
作者简介:周黄琴(1973一),女,湖南株洲人,肇庆学院政法学院讲师,中山大学中国哲学博士研究生,肇庆,
526061。
102
生命的忧思与本真的追求
患”。然而,同为忧患意识,但忧患之内容却存在着显著之差别。众所周知,《易经》是一部 占 卜的神学
著作,其中之忧患意识是起源于对 “天灾人祸的恐惧”,故试图求助于外在神秘的主宰者,来预知万物之
走向与命运。实质上,这种 “忧患意识”的背后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其反而缺乏对人 自身的认知与觉
醒。
而庄子的 “忧患意识”不是缘 自于对外在神秘力量的恐惧,而是来源于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思索。首
先,表现在对个体生命短暂性的忧虑。庄子认为:“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知北
游》)。如此短暂的生命,对于追求永恒性的人类来说,是多么痛苦而又无奈的一件事情。生命的短暂
不仅意味着人终究都要离开这个世界,即死亡,而且人对世界的一切认知与实践产物,也将随着历史的
轨迹而逐渐消失。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对死的恐惧其实也就是对虚无的恐惧。”l3此不仅彰显了生
命有限性与追求永恒性的一系列矛盾,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
者,殆而已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外研版四年级上册英语期中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pptx VIP
- 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规律.pptx VIP
- 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docx VIP
- 我国历史大事年表(整理).doc VIP
- 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判定准则标准解读释义(GB 45067-2024).pptx VIP
- 2025年外研版四年级上册英语Unit 1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A卷.pptx VIP
- 老外常用的286个句型.pdf VIP
- 租房合同“租房合同”.docx VIP
- 2025秋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 VIP
- 图解2025年新修订《传染病防治法》专题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