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PPT-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3)共聚物中马来酸酐的百分含量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当引发剂用量占原料 用量的0.2%左右时,引发 剂用量的改变对共聚物中 马来酸酐含量的影响较大 。而引发剂质量分数0.3% 以上,引发剂用量的变化 对共聚物中马来酸酐质量 百分含量的影响较小。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4)共聚物的热重分析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在30℃-600℃的测量范围内热重谱图出现了三个峰,每个 峰值代表一个分解温度,具体分析如下: (1)温度在150℃之前,在加热的过程中,样品中的水分,未清除的单体与溶剂,杂质等挥发,热重曲线下降,在积分曲线上表现出第一个峰。这些物质占样品总量为10.5%。 (2)在175℃左右热重谱图出现第二个峰,说明共聚物中的马来酸酐的酸酐环受热发生分解,重量下降。同时,根据此过程中质量的变化值可以推算出共聚物中的马来酸酐的百分含量约为21.17%,这与用化学分析法获得的马来酸酐百分含量25.6%相近。 (3)在400℃,谱图出现第三个峰,说明共聚物完全进入分解状态。450℃后热重曲线出现水平,质量不在变化,共聚物完全分解。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5) 共聚物及其水解后产物的红外光谱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1632cm-1对应的吸收峰是苯环上C=C链面内伸缩振动吸收峰。700,990吸收峰分别为苯环上的C-H 键面内与面外弯曲振动吸收峰。1770cm-1左右和1850cm-1左右处的吸收峰分别是马来酸酐中C=O键对称和反对称伸缩振动的吸收峰,且低频率的吸收峰1770cm-1比高频率峰1850cm-1强,说明共聚物分子中有酸酐环。而在中此两处的吸收峰已衰弱消失,证明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中马来酸酐发生了部分水解。 Company Logo LOGO 指导教师:HHG老师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班级:09应用化学2班 学生:MGD 学号:20907032036 HS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1 .实验背景及意义 2. 论文主体结构 2.1 实验内容 2.2 实验结论 3.致谢 实验背景及意义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在社会生产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应用主 要集中在颜料的分散剂,地板抛光分散剂,乳胶涂料等领域。且苯乙烯与马来 酸酐(MA)反应是典型的交替共聚反应,对它的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交替共聚反 应的认识。 当前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的改性上,例如2-氨 基苯并咪唑,聚乙二醇单甲醚,阳离子化试剂等改性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对其改性后的共聚物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其他一些特殊的性能。 本文通过改变引发剂用量,检测所合成共聚物的性能,找出引发剂用量的 改变对产物性能影响的规律。于此同时,通过实验加强对实验仪器的操作的熟练 程度,提高对待科学实验的严谨性,更好的掌握理论所学知识。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2. 论文的主体部分 2.1 实验内容 在单体配比,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引发剂的用量,由苯乙 烯与马来酸酐单体合成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通过对苯乙烯-马来 酸酐共聚物进行转化率,数均分子量,共聚物种马来酸酐含量,热重 分析,红外光谱等分析共聚物的特性,得到这些特性的规律,从而深 化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认识。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MA的 百分含量 热重分析 红外光谱 转化率 数均 分子量 SMA 2.2 实验结果分析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1) 单体转化率 在聚合时间1.5小时内,单体的转化率随着AIBN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AIBN的用量增加到占单体总量的0.4%以上,单体转化率不再变化。在聚合过程中,引发剂浓度的增加,导致单体与引发剂自由基发生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加,更多的单体进入聚合物主链上,宏观上表现表现为单体转化率的增加。在该实验中当引发剂用量达到0.4%时,体系的单体转化率达到最大值。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2)数均分子量 在聚合时间1.5小时内,随着引发剂浓度的增加,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明显下降。这是因为在单体浓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引发剂浓度的增加,单体分子被分配到更多的主链上,导致链长变短,此外,较高的自由基浓度导致链终止反应易于发生,因而共聚物分子量下降。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水解反应 共聚物的红外光谱图 水解后产物的红外光谱 大学本科的学习生活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