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频等离子体放电的实验研究 中文摘要
多频等离子体放电的实验研究
中文摘要
双频容性耦合等离子体(DF-CCP )可以有效地处理材料,用于制造超大规模集
成电路而备受关注。通过DF-CCP 和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 )有效结合,有望产生
更高密度的等离子体的同时,可相对独立地控制离子的轰击能量,而成为热点。本文
依托实验室自行研制的一种新型等离子体源——感应耦合增强双频容性耦合等离子
体放电系统(ICP/DF-CCP 混合放电系统),利用补偿朗缪尔探针诊断技术、发射光谱
技术和示波器技术,研究了ICP/DF-CCP 混合放电的特性。并初步考察了该放电系统
等离子体放电特性在材料处理中的实际效果,得到如下结果:
1. 选择 L 型匹配电路中的标准型作为该装置中所有射频电源的匹配器电路结
构,其实际效果证明能实现平稳放电。借助示波器系统研究表明,60/13.56 MHz
DF-CCP 和13.56MHz ICP 在1-70mTorr (1mTorr≈0.133Pa) 内氩气混合放电,线圈中射
频电流波形随气压的变化,其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等离子体串联共振加热随气压降低
而得到增强。由此得出,气压的改变会引起放电中的容性加热机制产生较大变化。线
圈功率保持不变时,气压上升导致线圈电压和电流的数值逐渐变小。
2. 利用补偿朗缪尔探针和发射光谱技术研究了 60/13.56MHz DF-CCP 和 13.56
MHz ICP 氩气放电中,1-50mTorr (1mTorr≈0.133Pa) 内的不同气压对等离子体特征参
量(电子温度Te 和电子密度Ne ,等离子体空间电位Vp ,悬浮电位Vf )、EEPF、发
光光强的影响。研究表明,混合放电在仅改变ICP 功率时,气压越高,电子密度Ne
增幅越大,电子温度 Te 则下降越快;气压越高,等离子体空间电位 Vp ,悬浮电位
Vf 却下降越快。1-50mTorr 气压区间DF-CCP 放电下,EEPF 为比较明显的双麦克斯
韦分布结构,再加上ICP 功率进行混合放电后,普遍转变为类麦克斯韦分布。用发射
光谱仪观察到了非常明显的E-H 模转换时光强的变化。E 模时发光微弱,H 模时光强
会是E 模时的两到三个数量级。
3. 利用补偿朗缪尔探针技术和 Druyvesteyn 方法对 30mTorr(1mTorr≈0.133Pa)下
I
多频等离子体放电的实验研究 中文摘要
60/13.56MHz DF-CCP 和13.56MHzICP 氩气混合放电的研究表明,此装置在DF-CCP
放电的基础上增加了ICP 放电,可以同时使用ICP 和CCP 两种方式产生等离子体,
达到了增强放电提高等离子体密度和更精确、独立控制等离子体密度和离子能量的目
的。该装置还保留了原有DF-CCP 径向位置的均匀性较好的特性,不过目前仍需进一
步改善。混合放电中,电子密度Ne 、等离子体空间电位Vp 在随ICP 功率增大的过
程中,其数值在某功率区间下的明显变化均表明发生了E-H 模转变。这一转变在EEPF
图中则反映在分布形状从双麦克斯韦分布转变为类麦克斯韦分布上。EEPF 中的这种
变化是电子- 电子碰撞得到增强造成的。
4. 选择具有应用前景的太阳能电池掺铝氧化锌(AZO )薄膜进行了混合放电下,
不同高低频功率以及引入ICP 功率前后的氩等离子体处理。表明,低频功率的增加,
有效地提高了薄膜的表面绒面形貌。进一步说明,低频功率是有可能有效调控离子能
量的。而高频功率对薄膜的表面形貌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很大。还发现ICP 功率的
引入会对薄膜表面形貌造成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浸入式单线圈;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容性耦合等离子体;郎缪尔探针;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
作者:柏洋
指导教师:吴雪梅 诸葛兰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