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不同营养条件对大豆疫霉病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Company Logo LOGO 指导教师:某某 不同营养条件对大豆疫霉病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班级:09植保(3)班 学生:张阳 学号 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o)侵染大豆,引起幼苗的猝死和成株的根腐,是世界范围内大豆生产的毁灭性病害之一。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在不同营养条件下菌丝生长量和卵孢子产生量不同,制作10%V8A、25%NFA(农夫果园番茄汁)、25%NHA(农户果园胡萝卜汁)、20%FQA(自制番茄汁)以及LBA(利马豆)等固体培养基,并分成加Ca和不加Ca两组,接种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菌株,连续培养七天,测定菌丝生长量和卵孢子产生量,实验结果表明,在供试的V8A、NFA、NHA、FQA和LBA五种培养基中,V8A培养基中大豆疫霉菌丝生长量最大,与其他各组差异极显著,而NHA培养基中卵孢子产生量最多,与其他各组差异极显著;相同的培养基,加Ca比不加Ca的菌丝生长量和卵孢子产生量要多;pH值大小对大豆疫霉菌丝生长量和卵孢子产生量有影响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1.2 培养基 1.3 菌丝生长量的测定 1.4 卵孢子产生量的测定 1.5 培养基pH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求分析 2.1 不同营养条件对大豆疫霉菌丝生长的影响 图1 供试大豆疫霉不同培养时间的菌丝生长量 2.2不同营养条件对大豆疫霉卵孢子产生量的影响 图2 大豆疫霉卵孢子产生量 2.3 pH值对大豆疫霉菌丝生长和卵孢子的影响 培养基 pH值 卵孢子数 菌落直径 1(V)+ 6 10 68 2(NFA)+ 5 27 18 3(NHA)+ 5 10 60 4(FQA)+ 5 10 37 5(LBA)+ 6 16 27 6(V) 5 4 60 7(NFA) 5 - - 8(NHA) 5 20 52 9(FQA) 5 - - 10(LBA) 6 12 22 2.4 Ca对大豆疫霉菌丝生长和卵孢子的影响 根据2.2实验结果,大豆疫霉供试菌株在加Ca的培养基比不加Ca的培养基中菌丝产生量和卵孢子产生量多,如V8Ca培养基中大豆疫霉菌丝产生量初次测量为16mm,最后一次测量为68mm,平均每天菌落直径增加7.4mm,V8A培养基菌丝产生量初次测量为14mm,最后一次测量为60mm,平均每天菌落直径增加6.6mm;NHACa培养基产生的卵孢子数为27,不加Ca的NHA培养基卵孢子数为20,减少25.9%,且差异显著(表5);NFA和FQA培养基由于没加Ca,接种的供试菌株无法生长。 实验结果表明,在供试的V8A、NFA、NHA、FQA和LBA五种培养基中,V8A培养基中大豆疫霉菌丝生长量最大,与其他各组差异极显著,而NHA(农夫果园胡萝卜)培养基中卵孢子产生量最多,与其他各组差异极显著;加Ca的比不加Ca的培养基更有利于大豆疫霉生长;pH值大小对大豆疫霉的生长有影响作用[12-13]。分析其原因,一是由于大豆疫霉菌丝体生长和卵孢子产生所需的营养条件不同,V8A更有利于菌丝体生长,而NHA培养基则更有利于卵孢子的产生;二是大豆疫霉在Ca存在条件下生长更好,所以加Ca的比不加Ca的培养基中大豆疫霉菌丝生长量和卵孢子产生量更大。 致 谢 本论文是在某某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同时也感谢某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给予的关键性的帮助。最后向在论文审阅、评议、答辩过程中给予指导的各位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美好的祝愿! Company Logo LOG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