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宫廷藏冰制度的沿袭与变革.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宋宫廷藏冰制度的沿袭与变革

唐宋宫廷藏冰制度的沿襲與變革 杨梅 2010-05-28 22:18:20 阅读 296 次 原载于《唐研究》第十四卷,第481-493页。 中国史研究网络资源导航 文章搜索 窗体底端 近期热点文章 ? 中國佛教偽經研究概述 (杨梅) ? 也谈“李氏将兴”与“刘氏当王” (杨梅) ? 乾元元年(758)肃宗的天文机构改革 (赵贞) ? 《贞观政要集校》叙录(添改版) (谢保成) ? 论唐五代科举对婚姻观念的影响 (金滢坤) ? 唐宋宫廷藏冰制度的沿襲與變革 (杨梅) ? 雷闻《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序 (吴宗国) ? 雷闻《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序二 (荣新江) 累计热点文章 ? 论中唐古文运动的一个社会文化背景 (陈弱水) ? 苏定方事迹考疑试论稿 (拜根兴) ? 隆重推出连载:《唐代的外来文明》:第一章大唐盛世 (爱德华·谢弗著、吴玉贵译) ? 論唐代宰相籍貫的地理分佈 (華林甫) ? 《贞观政要集校》叙录 (谢保成) ? 评《贞观政要集校》 (李春凌) ? 安史之乱后粟特胡人的动向 (荣新江) ? 西方的唐代传奇与变文研究 (周发祥) ? 20世纪唐代两税法研究评述 (陈明光) ? 论“李氏将兴”———隋末唐初山东豪杰研究之一 (李锦绣)   宋代冰的來源,據《天聖令》宋12條,是取自“河岸”,即開封附近的黃河岸。《宋史·河渠志·黃河上》載黃河途經“深山窮谷,固陰冱寒”之地,這裏的冰堅壯,融化晚,或許就是宋取冰的主要場所[22]。   北宋神宗即位後,急於改變“積貧積弱”的現狀,“時天下承平,帝方經略四夷,故每以財用不給為憂。日與大臣講求其故,命官考三司簿籍,商量經久廢置之宜,凡一歲用度及郊祀大費,皆編著定式。”任命司馬光等人“裁減國用制度”,“凡供御膳及祀祭與泛用者,皆別其牢棧,以三千為額,所裁省冗費十之四。其後,又用呂嘉問、劉永淵之言,治灶藏冰,以省工費。”[23]“治灶藏冰”的具體流程如何,我們不得而知。初步推測應該是不再到奔波到河岸去取冰,而是由人工澆灌,冷卻成冰。 這一點可由其後辛公佑所奏制冰法證實。神宗元豐二年(1079),郊社令辛公佑兼籍田令[24],“公佑請因舊麥殿規地為田,引蔡河水灌其中,並植果蔬,冬則藏冰,凡一歲祠祭之用取具焉。先薦獻而後進御,有餘,則貿錢以給雜費,輸其餘于內藏庫,著為令。”[25]   辛公佑提出的藏冰之法,具體來說就是規劃出一塊地,平時可種植果蔬,冬天則引水澆灌,待其冷凍成冰後再鑿取冰塊。這一舉措不僅省去了到河岸取冰的勞頓和財力浪費,在宗廟薦新及宮中用度之外,籍田局生產的這些五穀蔬果及冰塊還可以運到市場出售。這十分符合神宗以理財為先的精神,所以被“著為令”。   可見,天聖以後的取冰更注重实用性。當初石趙初建冰室藏冰,由於“所藏之冰不在固陰冱寒之地”,而是取自“山川之側”,導致陰陽乖錯,氣泄為雹,由此引起冰雹之災。為消弭其災,特意遷冰室于“重陰凝寒之所”[26]。宋冰的來源從禮的層面來說,根本不符合藏冰的禮制涵義,前人若能得見,更該嚴厲批評他們的“藏冰失道”了。 2.往長安冰井。   宋代冰的來源,據《天聖令》宋12條,是取自“河岸”,即開封附近的黃河岸。《宋史·河渠志·黃河上》載黃河途經“深山窮谷,固陰冱寒”之地,這裏的冰堅壯,融化晚,或許就是宋取冰的主要場所[22]。   北宋神宗即位後,急於改變“積貧積弱”的現狀,“時天下承平,帝方經略四夷,故每以財用不給為憂。日與大臣講求其故,命官考三司簿籍,商量經久廢置之宜,凡一歲用度及郊祀大費,皆編著定式。”任命司馬光等人“裁減國用制度”,“凡供御膳及祀祭與泛用者,皆別其牢棧,以三千為額,所裁省冗費十之四。其後,又用呂嘉問、劉永淵之言,治灶藏冰,以省工費。”[23]“治灶藏冰”的具體流程如何,我們不得而知。初步推測應該是不再到奔波到河岸去取冰,而是由人工澆灌,冷卻成冰。 這一點可由其後辛公佑所奏制冰法證實。神宗元豐二年(1079),郊社令辛公佑兼籍田令[24],“公佑請因舊麥殿規地為田,引蔡河水灌其中,並植果蔬,冬則藏冰,凡一歲祠祭之用取具焉。先薦獻而後進御,有餘,則貿錢以給雜費,輸其餘于內藏庫,著為令。”[25]   辛公佑提出的藏冰之法,具體來說就是規劃出一塊地,平時可種植果蔬,冬天則引水澆灌,待其冷凍成冰後再鑿取冰塊。這一舉措不僅省去了到河岸取冰的勞頓和財力浪費,在宗廟薦新及宮中用度之外,籍田局生產的這些五穀蔬果及冰塊還可以運到市場出售。這十分符合神宗以理財為先的精神,所以被“著為令”。   可見,天聖以後的取冰更注重实用性。當初石趙初建冰室藏冰,由於“所藏之冰不在固陰冱寒之地”,而是取自“山川之側”,導致陰陽乖錯,氣泄為雹,由此引起冰雹之災。為消弭其災,特意

文档评论(0)

牛X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