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有企业裁员过程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国有企业裁员过程研究.DOC

中国国有企业裁员过程 及其影响因素的案例研究( 摘要:本文使用文献调研和个体访谈、团体焦点访谈的方法对两家国有企业的裁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案例研究,揭示了我国国有企业在裁员过程和影响因素方面的突出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启示与建议。 关键词:裁员;国企裁员;影响因素 一、引言 组织变革是企业发展的主题,在当前的组织变革中的结构调整(Organizational Restructuring)和组织裁员(Organizational Downsizing,简称裁员Downsizing)都是常用的变革手段。裁员作为“一种经过认真考虑的,由削减劳动力来提高组织绩效的组织决策”(Kozlowski, Chao, Smith, Hedlund, 1993)[1],在企业变革过程中常常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对企业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这种影响主要反映在对留岗员工的心理影响上,企业裁员的根本目的在于“减员增效”,而能否达到目的,关键在裁员策略的选择与实施上。 Freeman Cameron (1993) [2]等人提出,裁员决策的策略可以分成聚合(Convergency) 与重定向 (Reorientation)两种类型。聚合指的是对于变革的渐进性的适应,主张变革是一种长期的过程,更加重视提高组织效益,关注内部活动改进的一致性,这种变革主要依靠企业的中层管理者的参与来完成。另一种组织裁员策略是重新定向,强调变革是一种激烈的或变形的适应,旨在通过追求新的策略和目标来提高效益,主要依靠高层管理者自身来完成。目前尚未见到这两种策略与组织绩效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 Kozlowski(1993)[3]等人则认为,裁员策略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预见型(proactive)的,另一种是反应型(reactive)的,前者事先有充分的计划,能够考虑多种的组织因素和个体因素,关注对于后果的预测;后者则更多地考虑短期目标,不够关注长期的影响因素及后果。他们认为,组织的三大特点,即领导的科学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完备性和组织文化的适宜性往往影响着管理者对于环境的知觉,进而影响裁员采用的决策类型。他们认为实施裁员的具体手段,可以包括临时解聘(Layoff)、冻结招聘(Hiring Freeze)、提前退休(Early Retirement Incentive)、工作分担(Work Sharing)、转岗分流(Redeployment Transfer)等等。研究表明,与临时解聘相比,提前退休、工作分担等替代性的裁员方式对员工的负面影响较小(Greenhalgh, Lawrence, Sutton, 1988)[4]。每种裁员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具体采用何种裁员方式,要因时、因地而定。 我国国有企业的裁员有自己的特殊性,它是国企深化改革特殊阶段的特殊产物。1996年下半年,中央政府出台了下岗减员政策,国有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裁员,截止1998年第一季度,全国就有1010万职工正式下岗,其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达656万,占国有企业职工总数的9.2%(杨 帆,1998)[5]。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用传统的人事行政管理的方法和模式实施裁员,使人力资源管理和社区工作面对前所未有的问题。其中出现了“减员与增效脱节”的问题、“清退临时工”的问题、“政府角色混乱”的问题等[6](陈迪桂,1998)。当然也不乏很好的经验,比如华能南京电厂不但较好地达到了“减员增效”的目的,而且创造了一套从“员工待岗”、“员工试岗”、“员工上岗”到“员工下岗”的“竞争上岗用工机制”(华能南京电厂,2000)[7]。究竟在中国国企的特殊背景下选择怎样的策略进行裁员才是正确的?中国国有企业裁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特征是什么?本文将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尝试对以上问题予以回答。 二、对某煤炭企业的案例研究 1、案例企业的基本情况 案例企业来自山东省枣庄矿业集团下属的“八一矿多种经营总公司”(以下简称Y公司)。这是一家国有中型企业,总资产3千多万元,职工1000多人,企业包括水泥厂、煤焦油厂等5家下属企业。该企业是一家成立于70年代的多种经营公司,隶属于枣庄矿业集团八一矿区。公司的经营范围较广,除了从事一些和煤炭相关的经营以外,也从事其它方面的经营业务,如企业有生产水泥的分公司。在矿业集团的下属企业中,大多亏损,但是“八一矿多种经营总公司”是盈利的。该公司领导班子团结,工作作风干练,有创新精神。1999年6月,根据上级要求和有关指示精神,进行了总公司机关和后勤服务单位“机构改革、减员增效”工作。 2、裁员过程的文献分析及结果 本案例研究了该公司裁员前、裁员后以及裁员期间的几乎所有文献资料,包括公司文件、董事长讲话稿等,同时还研究了该公司上级部门集团公司的相关文件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