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免费试读章节》.pdf
免费试读章节
(非印刷免费在线版)
InfoQ
如果你喜欢本书,请购买印刷版以支持作者和 中文站
向O’Reily 和机械工业出版社致谢
本图书节选由 InfoQ 中文站免费发放,如果你从其他渠道获取此摘选,
InfoQ
请 注册 中文站 以支持作者和出版商
本摘选主页为
/cn/articles / programming-wcf-services
序 言
对于分布式系统,或者说业界不断提及的互联系统的设计与构建,我与本书作者 Juval
Lowy 可谓志同道合。我们经历了相似的技术历程,虽然我们效力于不同的公司,负责不同
的项目,工作在不同的地方,但我们却有着共同的目标。
20 世纪 90 年代早期,我们开始了对一种新技术理念的探索,即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与交互。这种被称为分布式系统应用程序的平台技术也逐渐为世人所了解。随着工作站与服
务器硬件的逐渐普及,经济因素不再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构建不依赖于单事务网络中心
的大型系统就成为了技术热点。对于大范围的数据交换系统而言,同样如此。在过去,我的
电话公司如果要求每秒钟传递超过 1200 位的数据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在如今看来连这都达
不到简直不可思议。在同样的线路上,今天的传输速度已经达到了 6Mbit/s 。这真是一个激动
人心的时代啊。
随着分布式计算技术的逐渐成熟,在90 年代早期分属两大阵营的大型分布式系统技术
渐露峥嵘,即数字设备公司(最终被康柏兼并,并入惠普)主导的 DCE 技术,以及 OMG
组织(主要由 IBM 支持)倡导的 CORBA 技术。然而在 1996~199 期间,所有这些杰出的
HTML HTTP
工程学成果却突然停滞不前。因为此时是互联网的世界,整个世界都疯迷于 、 、
IPO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10
风险投资以及 ( ,首次公开募股)。整个行业花费了整整 年的
时间才逐渐从泡沫经济带来的崩溃中恢复过来。不仅是经济的复苏,技术的发展也重新走回
正轨。随之获益的是分布式系统技术由此打破了过去由两大阵营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多达
数十种新的分布式技术如雨后春笋一般展现在人们眼前,使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抉择权。
直到 200 年,整个行业仍然在为分布式系统的正确编码方式争论不休。Sun 公司或者
BEA Java C# Visual Basic
力主 ;而我在微软的同事(包括我)则坚定地主张 或者 才是最佳
Sun BEA IBM
的实现方式。无论是 、 、 还是微软,都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