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1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國寡民.ppt

「謎一樣的人物」 老子者,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謚曰聃。 是耶非耶? 公元前571-477? 公元前606-477? 终年94歲?129歲?200歲?600歲? 唯一可信的是得享長壽 史記: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 後人質疑: 楚人?陳人? 楚苦縣人? 陳相縣人? 宋相縣人? 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縣東 隱君子 (史記司馬遷評語) 龍 (史記引孔子言) 博大真人 (莊子) 太上老君 (東漢張陵尊稱老子)玄元聖祖 (唐玄宗追封老子) 周藏室史(史記) 柱下史(張蒼傳) (即王室國立圖書館館長) 哲學家與思想家 隱士 漢書藝文志諸子略序 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褔、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 孔子問禮於老子(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南之沛,見老聃(莊子.天運篇) 孔子欲藏書于周書,試往因焉(莊子.天道篇) 孔子從老聃,助葬于巷黨(禮記.曾子問) 孔子問禮圖 《老子》,又稱《道德經》或《德道經》 全書5,000多字,分上下兩篇,共81章。 河上公注《老子道德經章句》 王弼《道德真經注》 漢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之帛書甲、乙本老子(1973) 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之竹簡老子(祇2,000多字)(1993) 是我國最多人注疏、解釋及考據之古書 被譯成多國文字,僅次於聖經 初期老學-關尹、列御寇、楊朱、莊周(隱士) 稯下黃老學派-田駢、慎到、環淵、接子(官宦) 申韓學派-申不害、韓非、呂不韋(形名法術) 秦漢黃老之學-曹參、劉安、劉向 東漢後之道家與道教-張角、張陵(民間起事者) 魏晉玄學-清談、隱逸、練丹、求仙 版本眾多 多錯漏重覆 不同標點斷句導致不同解讀 文簡意賅,眾說紛紜 後人據己意增刪移植 形上思想 處世哲學 政治領袖哲學 宇宙生成論 道論 德論 天地不仁論 辦証關係 無有 變常 正反 虛盈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陽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之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乎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水為至強 居下不爭 謙卑(報怨以德) 守弱守柔 絕聖棄智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孚,處從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夫唯不爭,故無尤。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聖人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 天之道不爭而善聖。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柔勝剛,弱勝強。 弱者道之用。 守柔曰強。 柔弱者生之徒,堅強者死之徒。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小國寡民 愚民 無為而治 小國寡民 小國寡民,使有什佰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老子的理想國 小國寡民,使有什佰(許多)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看重生命)而不遠徙(不輕易遷移,猶言安土重遷)。雖有舟輿,無所乘之(不遷,故不用交通工具);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不必陳列),使民復結繩而用之(不用文字-不用知識和智巧,回到上古淳樸的生活模式),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轉品)其俗(自給自足),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國小民少不來往-不刻意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