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虫害.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铃薯虫害

马铃薯虫害 一、二十八星瓢虫 二、桃蚜 二十八星瓢虫 基本资料 特征描述 发生规律 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 一、基本资料 二十八星瓢虫是危害蔬菜的典型有害瓢虫,以危害马铃薯和茄子为主。 背上有28个黑点(黑斑),这是与其他瓢虫最显著的区别。 鞘翅目瓢虫科,俗称花大姐、花媳妇。 二、特征描述 1、成虫 体长7-8mm,半球形,赤褐色,全体密生黄褐色细毛 。前胸背板中央有1个较大的剑状纹,两侧各有2个黑色小斑(有时合并成1个)。 2、幼虫 老熟幼虫淡黄色,纺锤形,背面隆起,体背各节生有整齐的枝刺. 7.8 3、蛹 蛹 淡黄色,椭圆形,尾端包着末龄幼虫的蜕皮,背面有淡黑色斑纹. 6 4、卵 炮弹形, 初产淡黄 色后变黄 褐色。 1.4 三、发生规律 马铃薯瓢虫在东北(黑河、伊春、铁力)发生1代,华北2代,以成虫在杂草根系、墙缝、树洞等处越冬。 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第1代幼虫为害严重,8月中旬,第2代幼虫严重为害。 四、为害症状及特点 1、为害症状 成虫和幼虫均取食同样的植物,取食后叶片残留表皮,且成许多平行的牙痕,也将叶吃成孔状或仅存叶脉,严重时,全田焦枯,植株干枯而死。 成虫、若虫取食叶片、果实和嫩茎。被害叶片仅留叶脉及上表皮,形成不规则透明的凹纹,后变为褐色斑痕,导致叶片枯萎。被害果上则被啃食成许多凹纹,逐渐变硬,并有苦味。 2、为害特点 五、防治方法 ⒈农业防治    及时清除田园的杂草和残株,降低越冬虫源基数。 ⒉人工防治    根据成虫的假死性,可以折打植株,捕捉成虫;用人工摘除叶背上的卵块和植株上的蛹,并集中杀灭。 ⒊药剂防治 在马铃薯瓢虫幼虫分散之前用药,效果最好。   ①80%敌敌畏乳油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   ②50%辛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   ③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氰戊菊酯3000倍液。 基本资料 特征描述 发生规律 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 马铃薯蚜虫 基本资料 桃蚜,属半翅目,蚜科。桃蚜营转主寄生生活周期,其中冬寄主和夏寄主之分。 桃蚜是马铃薯的主要害虫,又是多种植物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 无翅孤雌蚜:体长约2.6㎜,宽1.1㎜,体色有黄绿色,尾片两侧各有3根长毛。 无翅孤雌蚜 特征描述: 特征描述: 有翅孤雌蚜:体长2mm,腹部有黑褐色斑纹,翅无色透明,翅痣灰黄或青黄色。 有翅孤雌蚜 特征描述: 有翅雄蚜:体长1.3~1.9mm,体色深绿、灰黄、暗红或红褐。 有翅雄蚜 发生规律: 其生活史属全周期迁移式,即该虫可营孤雌生殖与两性生殖交替的繁殖方式,可在冬寄主与夏寄主上往返迁移危害。 但在温室内及温暖的南方地区,该虫终年营孤雌生殖,年发生世代多达30代以上。 危害症状: 由于蚜虫的繁殖力大,为害密集,而使马铃薯叶严重失水和营养不良,造成叶面卷曲皱缩,叶色发黄,难以正常生长,蚜虫在外叶密集时,整个叶片由于失水发软,而瘫在地上。 防治方法: 铲除田间、地边杂草,有助于切断蚜虫中间寄主和栖息场所,消灭部分蚜虫。 选择冷凉的地区生产种薯,桃蚜取食活动的最适温度为23℃。传播病毒的温度为25℃。在冷凉的条件下,繁殖速度缓慢,15℃以下桃蚜起飞能力大大降低。 黄板技术应用。 五、防治方法 ③黄板诱蚜。在地周围设置黄色板,可大量诱杀有翅蚜。 五、防治方法 ④化学防治: 喷药时要侧重叶片背面。可喷洒1500倍的80%敌敌畏乳油水液,或喷1000倍的40%乐果乳油水液,或喷3000倍的2.5%溴氰菊酯乳油水液,或喷4000倍的20%杀灭菊酯乳油水液,或喷1500倍的50%灭蚜松乳油水液等。 The End !

文档评论(0)

jiqinyu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