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ECVD沉积氮化硅薄膜热处理性质研究.pdf
浙江大学硕十论文姚日英 PEcVD沉积的氮化硅薄膜热处理性质研究
摘要
氮化硅薄膜是一种多功能材料,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在微电子材料
及器件生产中,氮化硅作为钝化膜、绝缘层和扩散掩膜:硅基太阳能电池中,氮
化硅用作钝化膜和减反射膜;在硅基发光材料中作为硅纳米团簇的包埋母体等
等。热处理是氮化硅薄膜在这些实际应用时都经过的一道工序,可以给薄膜带来
许多有益的影响。
本文在系统综述氮化硅薄膜的性质、应用及多种制备方法的基础上,应用
PE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系统,以硅烷和氨气为气源,在不同衬底温
度和不同硅烷氨气流量比下制备了氮化硅薄膜。然后在氮气气氛下对薄膜进行不
同时问、不同温度的常规热处理,通过激光Raman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探讨了热处理对薄膜的内部结构和性质的影响,获得了一些基本的数据,为氮化
硅薄膜实际应用时设计热处理工艺参数提供系统的信息和科学依据。
首先,本实验利用PEcVD设备,在流量比Si地:NH3=l:3,功率为20w,不同
衬底温度loo℃~350℃下制备了氮化硅薄膜,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薄膜是富
硅薄膜,si:N。1.5:1,是以Si3N2为单元的网络结构;薄膜中含有丰富的键合H,
以Si
H,N—H的形式存在,随着沉积温度的升高,H含量逐渐降低,薄膜趋于致密
化。
对上述薄膜热处理后,发现800℃的热处理温度是使薄膜结构发生质变的临
界温度,此时薄膜中形成了Si的纳米团簇;而且薄膜沉积时的温度越高,在其
后续热处理过程中越容易形成非晶纳米Si团簇并晶化:热处理温度足够高(900、
1000℃)时,随热处理时间的延长,薄膜结构发生连续性变化,由Si—Si2N2结构
到Si—si3N结构再到Si—Si4结构形成Si团簇。
最后,我们还在衬底温度300℃,功率为20w,NH3/siH4,流量比分别为】:1,
3:1和6:1的条件下沉积的氮化硅薄膜,并对其进行1100℃、2h的热处理,发现
薄膜中的氮含量随着NH3/SiH4/流量比增大而增加,而随着薄膜内氮含量的增加,
薄膜形成硅团簇越少。
热处理;硅团簇
【关键词】PEC\,D;氮化硅薄膜;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姚日英 PEcVD沉积的氮化硅薄膜热处理性质研究
Abstract
Asakjndofmulti一劬ctional
materials,Siliconnitridetllinfilm usedin
is研dely
fields.InthemallufacturcofmicroelectroIlicmaterialsand
many devices,silicon
ni砸dethinfilmisusedas mask’In
a11ddiffIlsion me
passivatingfiIm,insulationlayer
fabricationofs01ar nimdeminfilmisllsedas a11d
cell,silicon passivating矗lm
fihn.Inthe of1uminescentmaterialbasedon
anti-reflectingpfoduction silicon,silicon
n“rideisusedasembedmatIixofsilicon
nanometerclusters.Aswea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uCTi&l;,3>SiC<,2>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烧结性能研究.pdf
- CuO对BaTO<,3>基PTC陶瓷性能的影响.pdf
- CuSb和Snb化合物形成合金熔体热处理及凝固的研究.pdf
- DCDC转换器PWM辐照损伤及噪声表征参量研究.pdf
- DKDP晶体生及其掺质改性研究.pdf
- EAST冷质部位移测量系统的研制.pdf
- Eu3+掺杂稀硼钨酸盐的发光光谱、应用性能和微结构研究.pdf
- Fe<,>O<,4>CNT同轴纳米纤维在聚合物中取向结构的制备及吸波性质的研究.pdf
- Fe<,>O<,4>粒子及Fe<,3>O<,4>Ag复合粒子的制备与表征.pdf
- Fe-Al-C元系热力学研究及应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