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接入层网络建设分析 PON技术原理及GPON/EPON对比 华为PON产品及特点 PON应用场景介绍 PON网络规划建议 华为PON应用进展情况 接入层的发展战略——光进铜退 目录 接入层网络建设分析 PON技术原理及GPON/EPON对比 华为PON产品及特点 PON应用场景介绍 PON网络规划建议 华为PON应用进展情况 什么是PON? PON原理数据复用 PON技术标准化情况 GPON和EPON ITU和IEEE两标准组织定位的不同导致GPON和EPON在技术理念存在较大差异: ITU-T/FSAN是以国家/企业会员身份参与的具有官方性质的通信行业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更关注运营商的业务需求如何得到实现与满足。 IEEE是以工程师个人身份参与的电子/电器行业化标准组织,更关注技术的创新和实现,但缺乏对运营商实际需求的理解与分析。 GPON具有更高带宽和更大分光比 GPON支持更精细的业务模型 GPON具备SDH的线路时钟传送能力 GPON具备更好的光纤线路管理能力 由于EPON标准已停止发展,在线路检测机制上缺乏统一标准,光纤线路发生故障后,只靠人工进行故障定位。 GPON标准制定了类似于112的光纤测试系统OLS,能够动态监测信号的质量,再通过专家系统预测系统的寿命和定位故障位置、变被动维护为主动防护。 GPON比EPON的优势总结 GPON/EPON主要技术指标对比 GPON和EPON的产业链分布情况 GPON和EPON的部署成本预测 全球GPON、EPON应用分布情况 海外运营商PON部署计划 目录 接入层网络建设分析 PON技术原理及GPON/EPON对比 华为PON产品及特点 PON应用场景介绍 PON网络规划建议 华为PON应用进展情况 华为XPON的整体解决方案 网络发展趋势:少局所,扁平化 OLT:新一代全光接入综合平台 大容量OLT:MA5680T 大容量无阻塞平台 OLT组网能力变化导致架构的变迁 OLT的架构演进 华为OLT的主要特点 灵活的FTTB MDU(DSL)产品MA5606T FTTB MDU (LAN) :MA5620G/MA5626G 华为电信级MDU设备,全面保障设备品质 第二代MDU:专业型盒式接入平台 持续发展的MDU接入平台:业务持续创新,网络持续增值 MA5610/6 设备规格 应用灵活- 灵活配置 电信级的SBU-OT925/OT928 丰富的FTTH ONT类型和强大的定制能力 华为大容量语音组网方案 大容量GPON终端-UA5000 单机柜POTS容量最大1856(含TSS 板及GPON上行板)线 目前湖北发货100多套,江西发货200多套,浙江、陕西、云南等省也已经规模应用,总体规模超过1000套 大容量GPON终端-UA5000插框 目录 接入层网络建设分析 PON技术原理及GPON/EPON对比 华为PON产品及特点 PON应用场景介绍 PON网络规划建议 华为PON应用进展情况 企业用户接入 不同场景产品选择建议-1 不同场景产品选择建议-2 目录 接入层网络建设分析 PON技术原理及GPON/EPON对比 华为PON产品及特点 PON应用场景介绍 PON网络规划建议 华为PON应用进展情况 光进铜退,提升带宽业务能力,优化投资结构 选择与住宅结构、网络拓扑相适宜的方案和设备,降低建设成本,提升接入速度 业务继承能力:支持原有电信业务、互联网业务、IPTV业务以及宽带专线业务 具备良好的业务扩展性,以容纳和运营新的业务类型,支持向未来更高带宽演进 网络在安全性、可靠性和QoS等方面满足业务的要求,网络规划和建设中需具备 网络的安全、可靠和可扩展性 网络对QoE保证能力 网络对业务组播能力与控制策略 网络融合、减少网络节点、简化网络层次,从而降低网络TCO成本 支撑业务和网络转型,传统的“烟囱式”垂直网络向多业综合接入转变,提供中小企业接入、楼宇微基站、住宅用户三网合一的融合网络 建设方式和FTTx设备选择 OLT容量和部署位置 接入应用场景具体方案分析 业务数据规划 用户覆盖数 VLAN规划 IP地址规划 业务可靠性与QoS方案 OLT组网方案 QoS方案 OLT的理想容量:1万-2万用户 理论计算表明:在中国城市区域,OLT最佳覆盖半径为5Km,OLT的覆盖用户为 1-2万左右 机楼是部署OLT的理想位置 对于而言,机房资源是现成的,制约FTTx发展的关键是光纤资源,尤其是末端光纤资源 考虑到城域光纤的情况和初期用户发展比例,大部分城市的城域汇聚光纤已足够,OLT位置一开始就应提升,部署在城域汇聚节点,光纤长度限制在10~15Km以内 PON口分配方式 PON端口的规划分配应兼具有序性、合理性和前瞻性 PON口分配以用户子区域(如某小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