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克勒克煤矿+1960m水平配风巷作业规程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 概述 一、巷道名称:+1960m水平配风巷。 二、巷道位置:距离+1960m水平机轨合一巷50m,掘进长度到一采区约为715m,到二采区总长约为2327m,在主平硐中向东与机轨合一巷平行掘进。 三、巷道用途:主要担负一采区、二采区配风任务。 四、巷道长度、坡度及服务年限:掘进巷道计划总长度为2327m ,坡度为+3‰,服务年限预计约为5年。 五、开工日期为2011年3月25日,预计竣工日期到一采区为2013年9月,预计为75天,到二采区为20 年 月,预计为 天。 第二节、编制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煤矿安全规程》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 二、《齐克勒克煤矿一号井可研报告》。 三、《齐克勒克煤矿地质勘探报告》。 四、《齐克勒克煤矿开拓系统图》等。 第二章 、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开采情况 1、井上下对照关系情况表 水 平(m) +1960 工 程 名 称 配风巷 地面标高(m) +2086 井下标高 (m) +1960 地面相对位置对 掘进巷道影响 地面为荒山丘陵,对掘进无影响。 井下相对位置对 掘进巷道影响 开口坐标为:X=4665834.082、Y173 Z=1961,406(地板)。 南侧没有掘进巷道,北侧有机轨合一巷,配风巷与机轨合一巷平行向东掘进,两巷道相隔50m。 3、根据井下巷道掘进情况,先掘至A7煤层中顺层掘进,由于巷道施工到120m出时,配风巷与机轨合一巷相隔太近(只有27米左右),只能向南掘至A9煤层中,现在配风巷施工在A9煤层中,长度与机轨合一巷相同,坚持“边探边掘”、不探不掘“的原则。重点防止瓦斯和老窑水对掘进道影响。 邻近采掘情况 对掘巷道影响 每隔400米与机轨合一巷打一条联络巷,保证正常配风。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2、煤层特征情况表 指 标 参 数 备注 煤层平均厚度(m) 1.4 煤层倾角(0) 60~80 煤层普氏系数(f) >2 煤层层理 发 育 煤层节理 发 育 自燃发火期 Ⅱ等易自燃 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 1.56 新煤行管字【2012】109号文件 相对瓦斯涌出量(m3/t) 6.95 新煤行管字【2012】109号文件 煤尘爆炸指数 Mad 0.72 Ad 14.88 Vdaf 25.42 火焰长度 >200 结论 爆炸性 地温/℃ 无 一、煤层 根据钻孔资料和实际掘进情况,A9煤层平均厚度1.4m,结构简单。 二、煤质指标 1、水分含量均较低,原煤水分含量加权平均值为0.43%~1.49%。 2、灰分产率: A9煤层14.92%,在10%~15%之间,为低灰煤。 3、挥发分产率:煤层挥发分产率加权平均值在27.06%~30.74%,属高挥发分煤。 4、发热量:煤层发热量(Qb.daf)平均值比较接近,在32.69~37.73MJ/kg,故均属于高发热量煤。 三、煤类 A9煤层属于低灰、特低硫、特低磷、高发热量中粘煤,牌号33号1/2ZN中粘煤。 四、煤的工业用途: A9煤层属于低灰、特低硫、特低磷、高发热量18.62—32.10MJ/kg,1/2ZN中粘煤,可以作为炼焦用煤和动力用煤。 五、顶底板:煤层伪顶为0.1m左右的炭质泥岩,易垮落,属于软弱岩石,直接顶板粉砂岩和细砂岩,厚度约0.2-3.0m左右,老顶以细砂岩为主;据测试细砂岩在天然状态下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47.3Mpa,在饱和状态下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17.6Mpa,抗拉强度平均值为0.6Mpa,属软弱岩石;煤层伪底为0.1m左右的炭质泥岩,易垮落,属于软弱岩石,直接底板为粉砂岩,厚度一般在1.3m左右;据测试在天然状态下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45.2Mpa;在饱和状态下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3.8Mpa,抗拉强度为0.2Mpa,属软弱岩石。 六、地层:齐克勒克煤矿位于库-拜煤田拜城县东矿区的中部,中新生界地层发育齐全,出露程度好,地层研究程度较高。 3、矿区地层划分表 界 系 统 群 组 段 厚 度(m) 新 生 界 KZ 第四系(Q) 全新统(Q 4) 50-300 上更新统(Q 2) 第三系(R) 古始新统(E) 库姆格列 木群(E1 k) 1999-3298 中 生 界 M Z 白 垩 系 (K) 上 统(K2) 巴什基奇克组( K2 b ) 121.75-102.66 下 统(K1) 巴西改组 (K1b ) 383.53-340.32 舒善沟组 (K1s ) 137.89-200.63 亚格列木组(K1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