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華簡第一冊補釋(一)釋《緇衣》引《尹誥》自周有終,相亦爲終句傳世
清華簡第一冊補釋
(一)釋《緇衣》引《尹誥》“自周有終,相亦爲終”句
傳世《緇衣》兩引《尹誥》,分別爲:
《尹吉》曰:惟尹躬及湯,咸有壹德。
《尹吉》曰:惟尹躬天見於西邑夏,自周有終,相亦惟終。
鄭注兩處《尹吉》皆云當做《尹告》。鄭云“告,古文誥。……尹告,伊尹之诰也。”後一條注曰“天,當爲先字之誤。忠信爲周。相,助也,謂臣也。伊尹言:尹之先祖,見夏之先君臣,皆忠信以自終。今天絕桀者,以其自作孽。伊尹始仕於夏,此時就湯矣。夏之邑在亳西。見或爲敗,邑或爲予”。
清華簡《尹誥》首句作(以通行字寫出,下同):
隹尹旣湯,咸又一悳。尹念天之贁西邑,曰自亓又民,亦隹氒眾。
“尹念天之贁西邑”對應“惟尹躬天見於西邑夏”,鄭云“見或爲敗”,是也。念、躬爲侵、冬旁轉。念所從之今聲爲見母,與躬雙聲。《毛詩·谷風》“我躬不閱”,三家詩作“我今不說”,可爲旁證。
而“曰自亓又民亦隹氒眾”與《緇衣》“自周有終,相亦惟終”相去甚遠,似無關涉。
按,終、眾古音全同。民、眾多連用,民亦有眾義。據此《緇衣》、《尹誥》可讀作:
《緇衣》: 自周[其]有眾,相亦惟眾。
《尹誥》:曰夏自其有民, 亦惟厥眾。
鄭訓相爲輔助,訓周爲忠信,故不得不破“天”爲“先”,謂尹之先祖,見夏桀以前之先君先臣皆以忠信自終。驗諸簡本《尹誥》,與上下句意不合。
按《緇衣》又引《君奭》:
《君奭》曰:昔在上帝,周田觀文王之德,其集大命於厥躬。
鄭注:“古文‘周田觀文王之德’爲‘割申勸寧王之德’,今博士讀爲‘厥亂勸寧王之德’。三者皆異,古文似近之。”周爲害(割)之形訛,說詳于省吾先生《雙劍誃尚書新證》卷三。郭店《緇衣》作“”,从戈,害聲。可證于說。
據此,試讀《緇衣》引《尹誥》爲“惟尹念天敗於西邑夏,[夏]自害(割)[其]有眾,相亦惟眾。”句謂尹念天敗西邑之夏,夏自割害其眾,則其眾亦助成其敗。連清華簡《尹誥》下句,謂非民無與守邑,夏王作怨于民,故民報之以離心。
而清華簡《尹誥》字整理者釋爲絕,《多士》孔傳正訓“割”爲“割絕”,割絕疊韻。謹案,字中疑從“弦”,弦、害聲紐相同,韻部相鄰。字似當讀為害,訓為割害。
(二)《耆夜》補釋
清華簡《耆夜》周公作歌《蟋蟀》,凡三章,章十句。今據三章母(毋)上一字右半所存“頁”旁,試補(夏)字,據二章“從朝及夕”,句疑爲“從冬及夏”。依通行字將全詩寫出如下:
(首章)蟋蟀在堂(陽),役车其行(陽)。今夫君子,不喜不樂。夫日□□□,□□□忘(陽)。
(二章)蟋蟀在席(鐸),歲聿云茖(鐸)。今夫君子,不喜不樂。 日月其,從朝及夕(鐸)。
(三章)蟋蟀在舒(魚),歲聿云□。 今夫君子,不喜不樂。 □□□□,□□□夏(魚)。
(首章)毋已大樂, 則終以康(陽)。康樂而勿忘(陽),是爲良士之方(陽)。
(二章)毋已大康(陽),則終以作(鐸)。康樂而勿忘(陽),是爲良士之愳(魚)。
(三章)毋已大康(陽),則終以愳(魚)。康樂而勿忘(陽),是爲良士之愳(魚)。
全詩韻例大體上前六句分別爲陽、鐸、魚獨用;後四句分別爲陽部獨用、陽與鐸魚交韻、陽魚交韻。《毛詩·唐風·蟋蟀》用韻整飭,三章分別爲陽與鐸魚交韻、陽月交韻和陽幽交韻:
蟋蟀在堂,歲聿其莫。今我不樂,日月其除。無已大康,職思其居。好樂無荒,良士瞿瞿。(陽)(鐸魚)
蟋蟀在堂,歲聿其逝。今我不樂,日月其邁。無已大康,職思其外。好樂無荒,良士蹶蹶。(陽)(月)
蟋蟀在堂,役車其休。今我不樂,日月其慆。無已大康,職思其憂。好樂無荒,良士休休。(陽)(幽)
尚需討論的有樂字是否入韻的問題。據《耆夜》之《蟋蟀》首章,“毋已大樂”樂字似當入韻,“不喜不樂”樂字亦似入韻。上古藥、鐸兩部漢晉以來多交錯混入《廣韻》藥鐸兩韻,與陽唐兩韻(上古陽部)平入相對,只能依諧聲離析。故江永即混作一部(入聲第四部)。又據周祖謨、張雙棣等學者研究,西漢鐸藥、鐸藥職合韻之例有(鐸藥職):
枚乘《七發》:若澤樂 劉向《九嘆》:寞樂 楊雄《長楊賦》:石弱
《鐃歌·上陵》:笮櫂 司馬相如《上林賦》:略獲轢若藉??伏藉澤
《易林》(坎之兌,遯之未濟):伯樂索得 《淮南子·兵略》:烙暴
《淮南子·主述》:樂涸食
上述諸例多與楚地相關。上推戰國以至更早,藥鐸相混當有初步趨向。據此,對《邶風·簡兮》(首章韻舞、處,魚部;二章韻俁舞虎組,魚部;三章韻籥、翟、爵,藥部)、《鄭風·溱洧》(兩章末八句韻乎且乎,魚部;樂謔藥,藥部)、《小雅·谷風》(首章“習習谷風,維風及雨,將恐將懼,維予與女;將安將樂,女轉棄予”,韻雨女予,魚部)、《大雅·韓奕》(五章“蹶父孔武,靡國不到。爲韓姞相攸,莫如韓樂。孔樂韓土,川澤訏訏,魴鱮甫甫,麀鹿噳噳,有熊有羆,有貓有虎。慶既令居,韓姞燕譽”,韻到樂,宵藥通韻;土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