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1、了解抗战胜利后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正确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的原因及全面内战爆发的历史责任。 2、了解国民党政权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假和谈、真内战的本质,正确认识国民党政权覆灭的真正原因。 3、了解中共在军事上取得的胜利、解放区 开展的土地改革及在国统区领导的人民民主运动,正确认识中共不断取得胜利的原因。 4、了解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及其政治主张,正确认识“第三条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其历史命运必然转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上来的原因。 5、正确认识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一)战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 1、总体上有利于和平民主建国 国际上-国内 2、但通向新中国的道路仍然崎岖、曲折 国民党统治集团不允许: 1)内因:国民党政权的性质 2)外因:美国扶蒋反共政策 (二)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 和平、民主、团结 (三)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 1、电邀毛泽东重庆谈判的原因 1)没准备好内战 2)欺骗人民群众和舆论 3)诱骗中共交出政权和军队 4)转稼内战责任 2、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 意义: 共产党:表明了和平诚意,赢得了人民信赖,扩大了自身影响 国民党:政治上陷入被动 3、政治协商会议(1946.1.10.重庆)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全国内战爆发时的国共两党力量比较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一、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一、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一)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 反人民的内战政策 第三节 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一、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二、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三、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1、合作的政治基础 爱国、民主,反对卖国、独裁 2、合作的主要表现 二、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一)第三条道路的提出 (二)对民主党派的迫害:第三条道路的幻灭 “民主同盟是一个赤手空拳的组织,他们连‘一只枪’也没有,并且不打算有,他们的凭借是言论、出版,而这样的武器也早已被蒋介石没收了。” ——摘自新华社评论文章 (三)民主党派历史上的转折点 民盟:一届三中全会 民革:公开表示承认中共的领导地位 其它民主党派也明确表示了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1、中共中央发出号召 2、《对时局的意见》 3、毛泽东: “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 4、积极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一、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二、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一、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一)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二)渡江战役 ▲ 为什么人民抛弃国民党而选择了共产党? 二、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与《共同纲领》的制定 协商建国 开国大典 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1、原因: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导 3)人民群众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要力量 4)人民军队是夺取革命胜利的坚强力量 5)国际无产阶级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 2、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毛泽东 历史表明: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党地位的确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全国指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与人民的选择。 1、 国民党政权为什么会垮台,解放区却不断发展壮大、人民解放军一步步走向胜利? 2、以民盟为例,说明为什么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 1、朱宗霞、汪朝光:《解放战争史话》,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王宗荣:《全国解放战争史专题》,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 3、田为本:《全国解放战争史专题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胡庆云:《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二条战线》,国防大学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