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消除考试紧张心理
如何消除考试紧张心理
最近,临考生小张引起了班主任刘老师的注意。平时他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完成也挺好,但这学期学习成绩却明显下滑,上学期还是全年级四、五十名,而现在却接近百名。经过仔细观察刘老师发现:每当考试卷发到小张手里,他的脸就会慢慢地红起来,以至一直红到耳根,额上也会渗出粒粒汗珠,拿笔的手也随之微微颤抖。做题时,他一会儿从头做起,一会儿又做最后一题,显得心神不宁,焦虑不安。在这种情绪状态下考试,他的成绩可想而知。小张同学的问题明显属于考试紧张。
考试紧张是一种情绪反应,当考生觉得考试情境对自己具有某种潜在的威胁时,就会产生这种紧张的内心体验。它包括思维、生理、行为三种成分,而其中最核心的成分是以担忧为基本特征的思维。
每年临近中考、高考的时候,考试紧张就成了热门话题。很多临考生及家长都听说过,往届有些考生平日学习成绩不错,但在重大考试中由于考试紧张而发挥失常,成绩很不理想,甚至名落孙山。在我们对临考生的调查中也确实发现,考试中感到紧张的学生约占50%,而其中比较严重的学生约占5%~10%。紧张的情绪状态自然会影响到考生水平的正常发挥。调查显示,认为考试中能够发挥出自己水平的学生只占9.8%,认为自己发挥一般的占74.2%,认为自己的考试成绩与平日相差较大的占16%。因此,随着中考、高考的日益临近,现在不少临考生心里又多了一份担忧,怕自己万一在高考、中考中由于考试紧张而发挥失常,多年的努力岂不毁于一旦。
其实,通过多年的观察和对临考生的指导,我们现在可以肯定地讲,只要临考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方法和技巧,及早做好准备,你就完全可以与考试紧张说 BYEBYE。以下为临考生介绍两种在实践中证明十分有效的消除考试紧张的方法和技巧,望同学们细心体会、实践。
一、 调整不良思维。
首先提醒广大临考生端正对考试紧张的认识。其实很多考生所认为的考试紧张,与其说是紧张,不如说是兴奋。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很多考生在重大考试中,尤其是在第一科考试发卷前,都会感到心跳加速,甚至有点儿发抖的感觉。我们可以想一下,大家十数载磨一剑,一朝决战考场,感到有些激动,有些兴奋,这是很正常的事。如果你对此无动于衷,麻木不仁反倒会让人感到有些奇怪。而且这种稍稍兴奋的状态,有利于我们同学集中精力,活跃思维,对我们的考试是有好处的。
其次,有些考生把考试紧张的危害看得过于严重。美国有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紧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紧张的态度。我们有些同学视考试紧张为洪水猛兽,惟恐避之不及,好像在考试中一点都不能感到紧张,否则自己就完蛋了。正是这种对考试紧张的态度,加剧了考试紧张的程度,干扰了同学们的正常答卷。其实大部分考生在考试中都感到过紧张,从程度上来看并不严重,基本无害,对它可以不必加以关注或调节。根据我们的调查,在考试中很多考生在遇到一时做不出来的题的时候,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紧张,而他们中的大多数同学对此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把难题放到一边,继续往下做,这样在答题过程中,情绪渐渐放松,心态也平稳下来。这其中的关键之处在于,考生不必苛求自己考试时千万不能紧张,顺其自然,紧张就紧张呗,随它去好了。实践证明,这种对紧张不予理睬,只管认真做题的做法,对绝大多数同学是行之有效的。
当然,也确实有考生在中考、高考,甚至现在的模拟考试中,出现比较严重的考试紧张现象(如前面提到的小张同学),他们之所以出现考试紧张,主要原因在于伴随着考试情境而在其脑海中出现的不良思维。如有的考生误把兴奋当成紧张的信号,心里想:坏了,我紧张了,这么重要的考试我怎么能紧张呢,这下我可完蛋了。还有的考生在遇到一时做不出来的题的时候马上想到这道题可是十多分啊,我一定要做出来,不然我肯定考不上了。可以说,正是这些不良思维,导致了考试紧张情况的出现。改变了不良思维,就会避免出现考试紧张或极大地降低考试紧张的程度。改变不良思维的主要方法是向其挑战,对其不合理之处进行反驳。那些认为自己的考试紧张程度影响到水平正常发挥的同学,请认真做以下练习,具体步骤如下:
1、 可以利用现在的模拟考试或平日考试,注意体会在考试紧张时,自己出现了哪些想法(由于这些想法是自动出现的,以前你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然后在一张纸上把这些想法写下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我们只有意识到它的存在,它是什么,才有可能改变它。
2、 向不良思维挑战,对其不合理之处进行反驳。我们之所以将其称为不良思维,是因为它往往存在不合理之处,至少是片面的。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如我这种想法的证据在哪里?(大多数情况下,你会发现你的担心的想法缺乏有力的证据。)我所担心的事必然发生吗?它现在是事实,还是我的想象?(很多同学往往把自己的想象当成事实,并为此而烦恼不已。既然还没有发生,为什么我现在不努力去做,从而避免它的发生?)
文档评论(0)